茶卡盐湖套票包括什么茶卡盐湖票价优惠政策

2023-08-12 02:12:47 浏览

茶卡盐湖,别称茶卡或达布逊淖尔,是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的天然结晶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之一。“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也就是青海的盐;“达布逊淖尔”是蒙古语,也是盐湖之意。

茶卡盐湖套票包括什么茶卡盐湖票价优惠政策

茶卡盐湖与塔尔寺、青海湖、孟达天池齐名,是“青海四大景”之一,被旅行者们称为中国“天空之镜”,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必去的55个地方”之一。

区级别国家4A级景区

开放时间每日07:00~18:30,全年开放

游玩季节以6月~10月为佳

景区地址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茶卡镇盐湖路9号

茶卡盐湖面积空旷、地势平坦,湖面极具有强烈的反射能力,如同一面为天空梳洗打扮而准备的镜子,被称为中国的“天空之镜”。“天空之镜”最佳拍摄时间为早晨9点之前和下午5点之后。

茶卡盐湖位于北纬36度、青海柴达木盆地东部,高原无污染,在湖区可以清晰地欣赏银河的浩瀚雄壮、流星的眩目诡异,而湖面的反射使得星空与湖面融为一色,出现星空仿佛洒落湖面的景象,故夜晚的茶卡盐湖被称之为中国“夜空之镜”。

茶卡盐雕茶卡盐湖景区内有户外大型盐雕群。

日出日落前后的茶卡盐湖为盐湖风光最美的时段,彩云、朝阳或夕阳照映盐湖,形成水天一色的画面。茶卡盐湖的日出时间5至9月在早晨6点30分左右,日落时间5至9月在19点30分左右。

茶卡盐湖守湖女神像整体用料全部采用高纯高档汉白玉,整座神像总高度达6.3米,其中神像高度4.5米,重28吨。

茶卡盐湖夹在祁连山支脉完颜通布山和昆仑山支脉旺尕秀山之间,两山常年积雪,雪山倒影在湖面,形成“湖水与长天一色,盐湖与雪峰同辉”壮美的青藏高原独特自然风光。

到茶卡盐湖旅游,可以提前在网上预约好酒店,这样就不用担心高峰期酒店爆满而找不到住宿的情况。另外,茶卡镇有很多当地的特色小吃,当然也有其他城市的一些小吃店,大家可以在这里解决吃的问题。当地部门对景区的物价已经加强了管控,所以高物价的情况比较少存在,所以在吃这方面大家可以放开肚皮。

茶卡盐湖旅游需要乘坐观光大巴

茶卡盐湖自驾车是无法开车进入的,而且集散中心距离景点非常远,步行需要很长时间,根本不划算,所以最好乘坐观光大巴,这个费用其实也不是很贵,不过需要注意,司机是不会检查车票的,所以一定要注意自己购买的车票,选清楚自己所要去的景点,要不然车票买错,那么就会去错景点了。

天空之镜天空一号需要分清

很多人不知道天空之镜和天空一号是两个景点,而且两个景点的地方并不在一个位置,所以,在购买景点票的时候,一定要确定清楚自己想要去的到底是天空之镜还是天空一号。天空之镜是比较老的,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发,而天空一号是新景点,当地政府新开发的。不过两个景点差不多,景色基本一样,所以去哪个都可以,但是两个景点距离有几公里。不过天空之镜比较大,大部分人都是选择到这里。

不要买茶卡盐湖套票

茶卡盐湖的套票非常贵,根本不值得购买,我可以购买50元一张的单程票,因为单纯的小火车,中途只要不下车就可以一直去到湖心,十几分钟车程就可以到了,然后游玩了之后,就可以走回来,还可以在途中游玩,比乘坐套票划算多了。当然如果走累了,也可以买观光票乘车回去,价格不贵,几块钱就可以了。

茶卡盐池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东部边缘,乌兰县茶卡镇南侧。北依巍峨的完颜通布山,南靠旺秀山,东濒茶塘盆地,是一个富饶而美丽的天然盐湖。

茶卡是蒙语,意为“盐海”。茶卡盐

湖的湖水面积,水深明显受香节影响,雨季湖水面积可达104平方公里,相当于杭州西湖的十几倍,干季湖水面积明显减少。湖水属卤水型。底部有石盐层,一般厚5米,最厚处达9.68米,湖东南岸有长十几公里的玛亚纳河注入。其它注入盐湖的水流很小,且多为季节性河流。该盐湖为天然结晶盐,晶大质纯,盐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盐。因其盐晶中含有矿物质,使盐晶呈青黑色,故称“青盐”。初步探明的储量达4亿4千万吨以上。茶卡盐极易开采,人们只消揭开十几厘米的盐盖,就可以从下面捞取天然的结晶盐。开采过的卤水,几年之后又重新结晶成盐层。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开发最早的一个,盐湖中景观万千,有采盐风光,盐湖日出,盐花奇观等,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茶卡盐开采历史悠久,最早可推到秦汉时期。《西宁府新志》上有过这样的记载:“在县治西,五百余里,青海西南……周围有二百数十里,盐系天成,取之无尽。蒙古用铁勺捞取,贩玉市口贸易,郡民赖之”。清乾隆二十八年已定有盐律。解放前,马步芳政权在这里设有盐场,每年生产近千吨原盐。解放后,古老的茶卡盐池经过不断的建设和发展,初步实现了采盐机械化,建有茶卡盐厂,已开发出加碘盐,洗涤盐,再生盐、粉干盐等十多个品种,每年生产几十万吨优质原盐,除供应青海各地外,还畅销全国20余个省区及出口日本、尼泊尔、中东等地区,受到人们普遍欢迎。

3次进藏,走过滇藏线,走过青藏线,第三次纯电动汽车自驾游318川藏线,感触颇多,这里我从车型选择、自驾游线路、景点、全程吃住花费、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来详细分享6点西藏自驾游的经验。

西藏地处高原地区,平均海拔都在3600米以上,自驾游需要翻越多座高山,尤其像东达山、米拉山垭口,海拔均超过5000米,在这样的高海拔地区,不仅人会出现高原反应,汽车同样会出现“高原反应”。

对于燃油车来说,主要是一些自然吸气发动机车型,自动挡或者排量小于1.5的车型会出现爬坡无力,动力不足的情况,这和空气中氧含量相关。

在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尤其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区,空气中氧含量大约只有11%,这样的氧含量只有我们平时氧含量的一半左右,人也是因此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状况,同样,对于汽车发动机来说,相同的进气量,含氧量迅速降低,直接影响缸内混合物的燃烧效率,进而影响发动机输出的功率。

因此,尽量选择涡轮增压的车型或者选择排量大一些的车型,这样动力影响较小,虽然进藏路上有很多五菱宏光这类面包车,但在东达山几个弯道上,会发现很少有他们的踪迹,很多路段他们都是慢悠悠行驶,有的货拉得重一点的,爬陡坡前,需要把货卸完才爬上去,也见过奇瑞QQ中途找越野车牵引爬坡,不是说小排量车型不行,只是因为动力有所减弱,开起来影响自驾游体验。

也有人担心轿车底盘低,通过性不如SUV,进藏能行吗?其实,最近几年进藏的路已经很好走了,全程柏油路,偶尔遇到雨季会有滑坡导致道路中断,这种情况下,轿车通过性确实较差,但道路很快也能修好,基本不影响。

也有人问,现在开纯电动汽车能进藏吗?

纯电动汽车入藏?这事在一年前,想都不敢想,但是现在川藏线沿线充电桩已经安排上,主要是国家电网、小鹏、特斯拉、蔚来充电桩为主,从成都沿着川藏线一直到珠峰大本营,全线均有充电桩,两个站点之间最长的距离也没有超过300公里,充电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想要拥有一个完美的自驾游体验,还是建议选择一辆排量在1.6以上的SUV,如果是纯电动汽车,那建议官方纯电动续航至少在450公里以上的车型,在高海拔地区,虽然纯电动汽车动力影响较小,但是遇到低温天气,续航里程缩减较快,450公里的续航,一般续航需要打7折左右,按7折来算,这样也能行驶300公里以上,中途不用担心续航不够。

1、车辆养护工作,进藏虽然里程不是很长,但是路途中耗时较长,出发前建议把车开到4S店或者维修店进行保养,更换机油、机滤,空调滤芯、燃油滤芯等易耗品,再检查刹车油、刹车片、火花塞、防冻液、轮胎胎压、备胎、电瓶电压、玻璃水等。

2、随车工具,车载充气泵、快捷补胎套装工具、拖车绳(3吨以上)、拖车钩、千斤顶(3吨以上)、车载灭火器、防蚊纱窗、三角警示架、反光背心、应急电源、电源搭线、应急手电筒、简易工兵铲、充电宝等。

其实这些工具都是以备不时之需,绝大部分时间都用不到,但是像我经常长途自驾游,这些随车应急工具一直都在车上,第二次入藏的时候,8月下旬还在雨季,我们开着轿车从318进藏,然后从317出藏,当时317的路况还是很糟糕的。

中途遇到滑坡堵住了公路,只有SUV车型勉强能通行,绕行需要多走200多公里,于是使用工兵铲把坑洼路面填平,然后硬着头皮开,结果还是磕到底盘,最后使用千斤顶,垫了石头才通过,这些小插曲,就需要用到很多应急工具。

其他随身携带物品,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银行卡、尽量带现金,在一些村庄,小镇还是以现金居多,如果需要到西部边境珠峰、定日、墨脱、日土、阿里等地区,还需要提前办理好边防通行证,边防证一般有效期3个月,到户籍派出所即可申请,要注意,申请时需要填写需要到达的地区,记得需要边防证的地区全部都选上,以防到时候行程临时有变。

带够氧气瓶,预防高原反应的红景天、高原宝以及感冒药等常用药,在西藏高原,最怕的就是生病感冒,因此这些药需要带上备用。

日用品,西藏地区海拔落差较大,温差变化也很大,晴天,有时候山脚气温高达20多度,到达山顶垭口可能就是零下十几度,冬季、夏季衣服都记得带上,记得带上雨衣,雨伞可忽略,带上防晒霜等,西藏空气稀薄,白天紫外线很强,记得带上睡袋,如果车辆空间大,还可以带上帐篷、被褥,方便在车上或帐篷内休息睡觉。

进藏线路有很多条,但是对于我们普通人群来说,还是走常规路线比较好,主要有318川藏南线、青藏线、滇藏线、317川藏北线、新藏线、阿里北线、丙察察、214唐蕃古道这8条,其中走318川藏南线、317川藏北线、青藏线、滇藏线居多。

比较适合首次进藏的人群,这一条线,从成都出发,依次经过泸定县(海螺沟冰川景区、泸定桥,小学课本上印象很深吧)—康定(木格措景区,期间翻越“康巴第一关”的折多山,海拔4298米,这是进藏第一座高山)—新都桥(摄影走廊)—理塘(向南到稻城亚丁)—芒康(乌拉山)—左贡(东达山垭口,海拔5008米,川藏南线第二高垭口,常年积雪)—八宿(然乌湖,让人魂牵梦绕,川藏线上的璀璨明珠)—波密(米堆冰川)—鲁朗(素有天然氧吧、东方瑞士之美誉的小镇)—灵芝(南迦巴瓦峰)—拉萨(过了灵芝向北线会经过工布江达县,这里有川藏线最后一个垭口,也是第一高垭口,米拉山垭口,海拔5013米)。

317川藏北线,这条线文化底蕴浓厚,一路上有藏式小寨、羌寨、寺庙等等,自然景观丰富,但是这条线路在7、8月雨季时路况时好时坏,轿车需要多注意,遇到滑坡通行是一个大麻烦,很有可能夜宿车里。

109青藏线,大多数人会走川藏线到西藏,然后走青藏线出藏,就是我们所说的“川进青出”,如果担心高原反应,那不建议由青藏线进藏,这条线平均海拔较高,但是路况较好,也是西藏主要的交通运输线,大货车居多,沿途经过纳木错、可可西里、昆仑山脉等特色地区。

路线比较多,这里简单介绍这3条,每条进藏线路上,都有不一样的景色,如果单纯从景点来排名,当属阿里北线、新藏线、318川藏南线、唐蕃古道。

绝大部分人都是从平原到高原,刚进入高原时,记得不要吃得太饱,饭吃7分饱即可,高原地区肠胃容易受到影响,胃蠕动变慢,如果肠胃不舒服,刚开始几餐尽量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条、稀饭等,多吃水果蔬菜。

进藏沿途吃饭完全不用担心,以汉族、藏族、回族饮食居多,其中川菜较为常见,前几天吃不习惯的可以吃面条、米饭这样的主食,少吃特色小吃,等肠胃、身体慢慢适应后再吃特色菜。

至于住宿,像川藏线、青藏线沿途客栈、旅店、酒店非常多,但一般建议在县一级住宿比较好,干净卫生、安全,基础设施都比较好,住宿方面都很方便。

其实自驾游费用因人而异,以我个人沿途费用来说说吧,主要是油费、住宿费用、吃饭、景点门票、礼品等花费。

1、油费和过路费,走318川藏南线,从成都出发到拉萨全程2250公里左右,到康定收费站是最后一个高速收费站,过路费130左右,之后就是318国道,无收费。

油费就看具体车型了,当时驾驶2.0T排量,SUV车型,平均百公里油耗11L左右,中途加油站也比较多,但是西藏境内油价略高,95号汽油比川内大概高了5毛左右,单程油费大约2000元左右,平均算下来,一公里大概1元左右,如果是轿车或者低排量车型,油费和其他城市都一样的。

2、住宿费用,每年6-10月旅游旺季,一般星级酒店普遍都在300-600左右,青旅、客栈、民宿等较为便宜,普遍在一百多元,当然床车自驾游也是可以的,累了随时休息,自然费用相差也会比较大,一般普通酒店住宿居多,价位在150左右。

3、吃饭费用,中餐略贵一点,几乎都差不多,一天按早中晚三餐来算,平均一天50左右居多,当然这个差距也很大,全看吃些什么了。

4、景点门票,绝大部分景点都是免费的,其他主要几个景点大概费用如下,泸定桥10/人,海螺沟92/人,稻城亚丁套票270/人,来古冰川50/人,米堆冰川50/人,羊卓雍措120/人,纳木错120/人,茶卡盐湖70/人。

景点主要还是看怎么玩,怎么看,很多景点都是门票观光车索道其他交通工具,这样花费普遍较贵。

全程算下来,川藏线快的话,5-7天左右,大部分在7-10天左右,人均每天总花费300-500元左右。

1、进藏时间和路线方面,每年6月至10月初是自驾游旺季,但是尽量避开7-8月,这是暴雨季节,5-6月以及9月比较适合自驾游进藏,首次入藏建议选318川藏南线,记得下载好离线地图。

2、驾车注意事项,尽量不要在夜间开车,气候多变、路况较为复杂,尤其路上经常会遇到牦牛、羚羊、羊群等,一定要减速慢行,另外车上随时准备2天的食物,水至少准备3天,折多山、米拉山、东达山这些高海拔垭口,经常会遇到暴风大雪,路上堵车是常有的事,食物和水必须要带。

4、夜晚如果睡在车里,尤其需要注意,不要整夜启动发动机开空调,无论是内循环还是外循环都很危险,更不要整夜紧闭车窗,夜晚不要在高海拔地区睡车里,开空调睡车里,不仅危险,仅仅油费也和住旅店差不多了。

5、高海拔地区不要进行激烈运动,容易缺氧,身体不适不要进藏,比如感冒、心血管、心脏方面有问题的不要进藏,遇到感冒等问题,记得及时就医,不要拖,高原地区生病完全不能和平原地区相比。

6、尊重当地风俗习惯,首先藏族人不吃驴肉、马肉、狗肉,避免谈及忌讳的东西,尽量不要穿短裤、裙子。喝酥油茶时,等主人家双手捧到面前,才能双手接过来喝,很多人刚开始不习惯喝酥油茶,记得不要表现出来,再怎么样也要喝,这是他们的待客之礼。

不要随便跨越法器、火盆、经筒,不要踩着他们的门槛,更不能随便摸别人的头,遇到草场等牧民区域,不要随便驾车进去或者徒步进去,也有人说,看到年轻姑娘蹲在空旷地上,不要靠近,会尴尬的。

很多人都说,一生中一定要疯狂一次,再不疯狂就老了,或徒步,近距离感受西藏这座“边陲圣地”的美景,或骑行,翻山越岭,一人一车,随心所欲,或自驾游,一边感受神奇壮观的自然风光,一边享受自驾游的乐趣,不管以何种方式入藏,很有必要做好各种攻略,知己知彼,让自己拥有一个完美的西藏之旅。

青海的网红打卡地茶卡盐湖已经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了。在去往盐湖的公路两侧,经常可以看见“天空一号”和“天空之镜”的大幅广告,原以为是两个不同的地方。去了后才知道,这是一个地方分为两个景区,一个叫茶卡盐湖景区,一个叫茶卡天空一号景区,游客中心都是一个,分不同窗口卖票。天空一号是新景区,去的人相对少一些,我们还是随大流去了老景区。

盐湖之所以有名,是因其号称“天空的镜子”,是拍照的好地方,加上盐湖水浅,穿上特殊的胶鞋可以下到水里,一般水只没过脚踝,大人孩子均适宜。进景区有几种不同的选择,票价也不同,我们选了坐游船进小火车出的套票,60岁以上只便宜30元,一人收175元,乘大巴车一人30元,加起来共205元一人。盐湖的形成据说是几十万年前的海洋因地壳运动成为湖泊,也就是咸水湖。有资料说我国大小小有上千个盐湖,而茶卡盐湖号称是中国“四大盐湖”之一(其余三个分别是青海察尔汗、新疆巴里坤和山西运城盐湖),面积在100多平方公里,湖面在海拔3000米左右,是典型的高原咸水湖泊。

我们坐大巴摆渡车从游客中心到景区,下来还要走一段才能到景区入口,衔接不够严密。景区入口处有个瞭望塔,登上瞭望塔,盐湖尽收眼底。进入景区后坐小电瓶车到码头乘游船,码头旁就是盐场,大堆大堆在盐在这里集合等待外运,盐湖虽已是旅游景区,但它本身还是生产场地,这是它的主业,旅游是副业。在盐湖中乘船别有风味,因为盐湖的水和一般的湖水是有区别的,盐的比重大,船行走起来应该比在一般的湖中要沉重一些。盐湖的湖水也比一般的湖水要更绿更显清澈,因为它里面没有生物,没有鱼,更没有各种水草,透过湖水就能看见水下的盐。船在盐湖上划出美丽的波纹,衬托着蓝天白云,风景如画。

上岸后我们没有去远处的“千映暮雪”,而是就在码头这里的“天际心悦”,这是两个小景点,其实都差不多,是同一片盐湖水,也同是“天空之镜”,只是“千映暮雪”那里的游人更多一些。这里的码头以及通小火车的路基、人们行走的道路,都是由盐泥也叫盐壳堆砌起来的路。码头旁边有一排小房子,我们在这里租借了下水的胶鞋,一双50元,退还时返还押金。盐湖水下的盐白白的,一眼就可以望见,走在上面就像走在白色的沙子上。太阳高照,蓝天如洗,白云低垂,湖水碧绿,确实是照相的好地方,很多游客穿上色彩鲜艳的衣服拍照留影,还有一些可能是网红或主播,也在这里大拍特拍。我们上岸还了胶鞋后,买了盐冰淇淋吃,15元一个,淡蓝色,很好吃,比在日本北海道吃的盐冰淇淋好吃,日本的需要自已往冰淇淋上洒盐,不容易洒合适,往往咸味过重,这里的有一点点咸味,但不明显,所以好吃。

不过我们在“天际心悦”坐小火车困难,这里不是始发站,而是第二站。我们等来的第一列没上去,又来一列后仍是人满为患,征得列车工作人员同意,我们上车站着到了终点。如果早些知道,就应该走到“千映暮雪”那里去坐小火车,免得站到终点。在出口旁的商场里领了两包盐,是我们买套票的赠品,一包价值3元,这里几乎所有的小商铺都有卖的,是盐湖特产大青盐,而茶卡盐湖也是我国首家绿色食用盐生产基地。

政策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