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d是什么工具在长春生活是什么体验

2023-08-11 06:03:14 浏览

又到了赤日炎炎似火烧的夏日,不少朋友们带孩子外出旅行会选择乘坐高铁,在候车室闲暇等车的时候,有的孩子好奇心使然就会问:列车的编号为什么有的是G开头的,还有的是D开头的?哪个是“复兴号”?哪个又是“和谐号呢”?今天锯齿给大家聊聊我们乘坐的高铁列车的命名的含义。

长春d是什么工具在长春生活是什么体验

2017年12月27日,西安动车段,整装待发的列车。

G与D奏响神州大地的华丽乐章

1.设计时速300-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如京沪高铁、京广高铁、沪昆高铁、京津高铁、广深港高铁等路线。

2.设计时速200-250公里的高速铁路,如秦沈客运专线(现京哈线秦沈段)、广深线、杭福深铁路等路线。

3.设计时速200-250公里,客车与货车在同一线路上运行的铁路,如汉宜铁路、衡柳铁路等路线。

通过划分可以看出,车次开头为G的运行于1类里,车次开头为D的运行于2和3类里,可以简化的理解为G开头的运行在时速250公里以上,D开头的运行在时速250公里以下。

2019年4月9日。列车行驶在京沪高铁苏州段。

需要说明的是高铁和动车的区别,高铁是指铁路网中的高速线路,动车是指运行在高速线路的车辆装备,因为高铁在民间话语里面是一个统筹车辆与线路的概念,导致G与D的车次混淆不清。

前世今生,和谐号(CRH)动车组的历史

“和谐号”在2007年4月18日实施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投入正式运营的,这个名字是代表了科学发展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原则,并实现胡锦涛总书记的“创造和谐社会”;另外这也是寓意为一种构建和谐社会的运载工具,使铁路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而CRH是英文中国铁路高速列车(CRH,ChinaRailwayHigh-speed)的简称。

“和谐号”曾是中国大陆技术最先进的动车组列车。基本时速达200公里以上,最高可达350公里。由当时的铁道部(现在叫铁路总公司)向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业、法国阿尔斯通、德国西门子公司购买高速铁路车辆技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吸收的方式,由中车集团(当时尚未合并,机车分别由南车、北车制造)旗下的车辆制造企业生产,达到一定程度的国产化,并再以此为基础进行自主创新研发,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类别:

和谐号CRH1型电力动车组

和谐号CRH1型电力动车组是铁路总公司向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BST)(前称“青岛四方-庞巴迪-鲍尔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英文简称BSP)订购的CRH系列,由加拿大庞巴迪提供技术(原型车是庞巴迪运输为瑞典国铁设计的ReginaC2008型电力动车组),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负责国内生产。

CRH1型电力动车组主要有四种子型号:CRH1A、CRH1B、CRH1E和CRH1A-A,其中CRH1B和CRH1E各有两种头型。此系列设计运行速度最高250公里,行驶在广州局、南昌局和上海局的营运路线里,成都局有少量。

CRH1A和A-A均为整列8车厢小编组,为5动3拖(即5个动力提供车厢与3个无动力车厢)模式

CRH1B和1E均为整列16车厢大编组,为10动6拖模式

截至2018年4月,总共已有260组CRH1系列高速列车出厂值得一提的是,在此系列的车辆中。

早期的CRH1A,CRH1B这两种型号由于外观和坐乘感受酷似地铁,又因为其主要执行城际铁路的运输任务,加上此系列的原型车也是主要执行城际铁路运输任务。所以在火车迷眼中把它称为“大地铁”。

和谐号CRH2型电力动车组

和谐号CRH2型电力动车组是铁路总公司向日本川崎重工及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订购的CRH系列,由日本川崎重工提供技术(原型车为川崎重工业新干线E2-1000型动车组),中车集团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国内生产。是第六次大提速的主力车型。

CRH2型具有良好的气密性、相比其他几款“和谐号”系列更加舒适柔软的座椅以及良好的悬挂装置使列车运行更加平稳,从而让CRH2A的舒适性为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里最佳,而此型车也成为铁路迷在舒适性方面评价最高的动车组。其后衍生出来的种类繁多,该车型于2007年春运期间进行首次载客运行(CRH2A型)

截止2014年11月,共有343组CRH2系列动车组已经出厂,随着最后一列CRH2A交付予太原铁路局,代表着CRH2系列动车组正式停产。

CRH2型电力动车组子型号主要有:CRH2A/A统型、CRH2B/B统型、CRH2C、CRH2E、CRH2G和CRH2J,除CRH2C设计最高时速为350公里以外,其余最高时速均为250公里。第六次大提速中大规模的行驶在京沪、武广、郑西等干线铁路上。火车迷们因其外观将称之为带鱼(CRH2A、B、E型号),当然跑得快的2C就叫疯带鱼啦。

CRH2A/J整列8车厢小编组,为4动4拖模式

CRH2B/E整列列16厢大编组,为8动8拖模式,

早期的CRH2E卧铺为横向式,新CRH2E的为纵向式

其中CRH2E为除餐车和两端车厢为2等座以外,其余车厢均为卧铺车厢

2019年5月4日,江苏常州,一列CRH2C运行在沪宁城际。

CRH2C整列8车厢小编组,为6动2拖,2C是在2A的基础上修改,时速增至350公里。

和谐号CRH3型电力动车组

和谐号CRH3型电力动车组是铁路总公司向德国西门子交通集团和中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订购的CRH系列,由德国西门子提供技术(原型车为西门子ICE3),中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国内生产(只限CRH3A)。CRH3C则由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和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分别生产。

和谐号CRH3型电力动车组主要有:CRH3A(时速250公里)、CRH3C(时速350公里)和CRH3F(时速160公里)。截止2018年3月,共有139列CRH3型列车已出厂,“兔子”是广大火车迷对CRH3C形象的绰号。

CRH3A/C均为整列8车厢编组,4动4拖模式

CRH3F采用2动2拖4编组,可拓展至6编组或8编组。具备时速200公里的升级能力,具有重联功能。

和谐号CRH5型电力动车组

和谐号CRH5型电力动车组是铁路总公司向法国阿尔斯通和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订购的CRH系列(因避讳数字4,故以5作本系列产品代号),由法国阿尔斯通提供技术(为阿尔斯通Pendolino动车组做基础原型车),中车集团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国内生产。

大名鼎鼎欧洲之星和法国国铁的TGV就是阿尔斯通生产的,有别于TGV的动力集中式设计,CRH5是以法国阿尔斯通的Pendolino宽体摆式列车为基础,但取消装设摆式功能,而车体以意大利铁路的ETR600/610动车组为原型。

和谐号CRH5型电力动车组主要有:CRH5A、CRH5G、CRH5J和CRH5E,5J和5E产量略少。设计时速最高为250公里,我们见到的最多的就是5A,。

CRH5是目前唯一可以停靠在低站台的动车组,并且适应中国东北地区的低温,因此,CRH5A很受哈尔滨铁路局、沈阳铁路局的青睐。由2014年7月1日起,依照新规定编号,将高寒型正式命名为CRH5G、防风沙型正式命名为CRH5H

截止2017年9月,共有227组CRH5系列列车已经出厂,其中一辆为0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

沈丹客专上停靠在站台CRH5A

CRH5A/G均为整列8车厢小编组,为5动3拖模式。

停靠在西安北站的CRH5H(抗风沙型)

2017年7月6日,CRH5G技术提升型抵达西安铁路局西安北动车所,将担当宝兰高铁开通后西安局加开的各次高铁列车。该型动车组专门针对兰新线特点,通过改进使其在零下40℃的高寒条件下能正常运营,并具有抗风、沙、雨、雪、雾、紫外线等恶劣天气的能力。

以上就是目前各个高速铁路的主要动车组车型,下面我们来介绍的是时速350公里以上的高速动车组。

继往开来,CRH380系列的的出世。

在引进4个世界先进公司技术的同时,国内各大铁路装备制造厂经过消化吸收诞生了CRH380系列,该系列设计初衷是时速350公里以上的高速动车组,主要有以下4种车型:

1.CRH380A(CRH2-380),中车集团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在CRH2系列基础上生产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

2.CRH380B(CRH3-380),中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中车集团长春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在CRH3系列基础上生产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

3.CRH380C(CRH3-380),中车集团长春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在CRH3系列基础上生产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

4.CRH380D(CRH1-380),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BST)在庞巴迪ZEFIRO380超高速动车组为技术平台生产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

2018年7月26日,北京西站待发的CRH380A系列

2010年9月28日,CRH380A高速动车组在沪杭客运专线进行高速试验,上午10点40分,由上海虹桥开往杭州方向的CRH380A列车(车次G55001)的试运行时速达到413.7公里。不到一小时后的11点37分,由杭州折返到上海虹桥试运行(车次G55002)途中,最高时速达到416.6公里,本次高速试验先后两次刷新“中国铁路第一速”,并同时刷新了世界上“正常营运编组列车最高试验速度”(特殊改造列车的最高试验速度为法国高速列车V150的574.8公里)。

2010年12月3日,CRH380AL动车组在京沪高铁进行高速试验,在列车开始高速试验前,当日上午10时35分在徐州东站举行了“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高速列车上线仪式”。上午11点06分,列车从枣庄站出发。11点28分,列车在宿州东站附近时速达到486.1公里的最高运行时速;11点39分到达蚌埠南站,列车用时34分钟运行了220公里的距离,全程平均时速达388公里。继9月28日CRH380A在沪杭客运专线试运行创下时速416.6公里之后,中国高铁再次刷新“正常营运编组列车最高试验速度”;日本国土交通省表示,CRH380A型动车组已经成功超越了日本在1996年由300X动车组创下的时速443公里速度纪录。

CRH380A系列为动力分散式、交流传动的电力动车组,A采用了6动2拖的8车厢小编组方式(AL采用了14动2拖的16车厢大编组方式),车身为铝合金空心型材车体。上海铁路局为了应对十一黄金周期间来往南京和上海的客流,在2010年9月30日、10月1日、10月7日三天,安排CRH380A首次载客运营。2010年10月26日起,CRH380A正式在沪杭客运专线投入运营。CRH380AL于2011年5月30日在京沪高铁正式投入运营,

至2017年11月,总共已有448组CRH380A系列动车组出厂。其细长的车头也被车迷戏称“老鼠”。

从技术上讲,CRH380B型动车组是在CRH3C基础上研发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与CRH3C相比,持续运营时速为由300公里提高至350公里,最高设计时速由350公里提高到380公里,最高试验时速为400公里以上,性能优化以提高牵引功率、降低传动比及动车组气动外形减阻为主,而列车舒适度优化方面主要采取提高列车减震性能、车厢降噪、加强车内气压控制等方式。.

2016年12月23日,江苏常州,沪宁城际线上停靠的CRH380B.

CRH380B同样采用的整列8车厢编组,4动4拖的模式;CRH380BL采用的整列16车厢编组,采用的是8动8拖,此外还有CRH380BG型动车组列车,全部由长春轨道客车生产,采用4动4拖的8车厢小编组方式。该型车为高寒型,主要为哈大客运专线提供。

体验

至2017年7月,总共已有661组CRH380B系列动车组出厂

CRH380C系列均为8动8拖的16车厢大编组模式,因此型号均为CRH380CL。至2013年3月,全部25组CRH380CL系列动车组出厂。

CRH380D动车组采用每列8节、4动4拖的编组模式,列车可透过两组联挂方式增至16节。最高运营时速为350公里,设计最高时速为380公里,最高试验时速为420公里。

沪宁城际上运行的CRH380D

至2016年8月,全数85组CRH380D系列动车组已经出厂.

历久弥新,“复兴号”的腾飞

“复兴号”高速电力动车组(前称中国标准动车组,2017年6月25日改为现名)是铁路总公司组织中车自主研发,营运于国内客运专线、高速铁路的高速电力动车组的统称。该车组现有型号列车的最高营运时速为160、250以及350公里,以动力分散式为主,采用交流传动的铝合金空心型材车体列车。作为中国高速铁路及普速铁路的主力车种,未来将替换现有的和谐号电力动车组及淘汰现时行走于普速铁路的铁路客车。

2019年7月10日,一列复兴号CR400BF整装待发。

“复兴号”高速动车组采用“CR数字1至2位字母”的命名规则:

CR是中国铁路总公司英文ChinaRailway的缩写,

数字为速度等级代码,代表最高时速分别为200、300和400公里,分别对应着运营时速为160、250和350公里。

数字后第一位字母是厂商技术平台代码,

1. A代表来自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和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

2. B代表来自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和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最后一位字母是技术代码,

3. F代表动力分散式、J代表动力集中式。

2019年5月23日,北京,运行在北京铁路枢纽内的“绿巨人”CR200J复兴号列车。

CR400AF:动力分散式列车,营运时速350公里,由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和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制造。直至2019年6月,187列复兴号CR400AF型动车组列车已出厂

CR400BF:动力分散式列车,营运时速350公里,由中车长春轨道客车和中车唐山机车车辆制造。直至2019年6月,187列复兴号CR400AF型动车组列车已出厂

CR300AF:动力分散式列车,营运时速250k公里,由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制造,尚未商用。

CR300BF:动力分散式列车,营运时速250公里,由中车长春轨道客车制造,尚未商用。

CR200J:动力集中式列车,营运速度160km/h,由中车南京浦镇车辆、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中车唐山机车车辆、中车株洲电力机车、中车大同电力机车、中车大连机车车辆至2018年12月29日,30列复兴号CR200J型动车组列车已出厂共同制造,至2018年12月29日,30列复兴号CR200J型动车组列车已出厂。

对于CR400AF和CR400BF系列动车组,可能还会有一位字母作为子型号。

D字开头的车是第六次大提速开始开行的新式列车。D字头列车:D是取动车组的“动”字汉语拼音声母读作:“动车组”,是代表动车组的主流或一般。

早期的D字头列车区别于快速列车系列,后来分出了高速动车组列车即G字头列车。主流车型是CRH(中国铁路高速列车),早期还有非主流动车组如先锋号动车组等。

D字头列车是时速160—200公里的动车组列车,中国分为160规格和200规格,以CRH系列为主流:一些是时速160公里的。

例如兰中城铁所用CRH5G型动车组即是,渝利铁路所用CRH时速160,拉林铁路规划是160;一般是200公里的,例如厦深铁路、海南东环铁路、海南西环铁路、兰新二线等等。

火车字母各代表的意思:

1、“T”(特)是上海局开行的管内特种豪华列车;

2、“D”(动)是哈尔滨局管内开行的动车组列车;

3、“S”(深)是广深铁路公司开行的旅客快车;

4、“G”(高)是广深线上的高速列车(时速200公里);

5、“Z”(准)是广深线上准高速列车(时速160公里);

6、“K”(快)是快速列车(时速120公里以上);

7、“Y”(游)是在大城市和旅游城市之间开行的旅游列车;

8、“L”(路)是在春节、暑假客运繁忙时加开的临时旅客列车;

9、“X”(行)是专门集中装运某一方向行车、包裹的行包专列,亦属于旅客列车;

10、“N”(内)管内快速列车(和K一个意思,咱们普通乘客不用特意区别)。

DirectX是一种图形应用程序接口(API),简单的说它是一个辅助软件,一个提高系统性能的加速软件,由微软创建开发的,微软将定义它为“硬件设备无关性”。Direct是直接的意思,X是很多东西,加在一起就是一组具有共性的东西,从内部原理探讨,也简单说来DirectX就是一系列的DLL(动态连接库),通过这些DLL,开发者可以在无视于设备差异的情况下访问底层的硬件,DirectX封装了一些COM(ComponentObjectModel)对象,这些COM对象为访问系统硬件提供了一个主要的接口。

DirectX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图形API,它是由微软公司开发的用途广泛的API,它包含有DirectGraphics(Direct3DDirectDraw)、DirectInput、DirectPlay、DirectSound、DirectShow、DirectSetup、DirectMediaObjects等多个组件,它提供了一整套的多媒体接口方案。只是其在3D图形方面的优秀表现,让它的其它方面显得暗淡无光。DirectX开发之初是为了弥补Windows3.1系统对图形、声音处理能力的不足,而今已发展成为对整个多媒体系统的各个方面都有决定性影响的接口。

第一代的DirectX很不成功,推出时众多的硬件均不支持,当时基本都采用专业图形API-OpenGL,缺乏硬件的支持成了其流行的最大障碍。

DirectX1.0版本是第一个可以直接对硬件信息进行读取的程序。它提供了更为直接的读取图形硬件的性能(比如:显示卡上的块移动功能)以及基本的声音和输入设备功能(函数),使开发的游戏能实现对二维(2D)图像进行加速。这时候的DirectX不包括现在所有的3D功能,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

DirectX2.0在二维图形方面做了些改进,增加了一些动态效果,采用了Direct3D的技术。这样DirectX2.0与DirectX1.0有了相当大的不同。在DirectX2.0中,采用了“平滑模拟和RGB模拟”两种模拟方式对三维(3D)图像进行加速计算的。DirectX2.0同时也采用了更加友好的用户设置程序并更正了应用程序接口的许多问题。从DirectX2.0开始,整个DirectX的设计架构雏形就已基本完成。

DirectX3.0的推出是在1997年最后一个版本的Windows95发布后不久,此时3D游戏开始深入人心,DirectX也逐渐得到软硬件厂商的认可。97年时应用程序接口标准共有三个,分别是专业的OpenGL接口,微软的DirectXD接口和3DFX公司的Glide接口。而那时的3DFX公司是最为强大的显卡制造商,它的Glide接口自然也受到最广泛的应用,但随着3DFX公司的没落,Voodoo显卡的衰败,Glide接口才逐渐消失了。

DirectX3.0是DirectX2.0的简单升级版,它对DirectX2.0的改动并不多。包括对DirectSound(针对3D声音功能)和DirectPlay(针对游戏/网络)的一些修改和升级。DirectX3.0集成了较简单的3D效果,还不是很成熟。

微软公司并没有推出DirectX4.0,而是直接推出了DirectX5.0。此版本对Direct3D做出了很大的改动,加入了雾化效果、Alpha混合等3D特效,使3D游戏中的空间感和真实感得以增强,还加入了S3的纹理压缩技术。

同时,DirectX5.0在其它各组件方面也有加强,在声卡、游戏控制器方面均做了改进,支持了更多的设备。因此,DirectX发展到DirectX5.0才真正走向了成熟。此时的DirectX性能完全不逊色于其它3DAPI,而且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DirectX6.0推出时,其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Glide,已逐步走向了没落,而DirectX则得到了大多数厂商的认可。DirectX6.0中加入了双线性过滤、三线性过滤等优化3D图像质量的技术,游戏中的3D技术逐渐走入成熟阶段。

DirectX7.0最大的特色就是支持TL,中文名称是“坐标转换和光源”。3D游戏中的任何一个物体都有一个坐标,当此物体运动时,它的坐标发生变化,这指的就是坐标转换;3D游戏中除了场景+物体还需要灯光,没有灯光就没有3D物体的表现,无论是实时3D游戏还是3D影像渲染,加上灯光的3D渲染是最消耗资源的。虽然OpenGL中已有相关技术,但此前从未在民用级硬件中出现。

在TL问世之前,位置转换和灯光都需要CPU来计算,CPU速度越快,游戏表现越流畅。使用了TL功能后,这两种效果的计算用显示卡的GPU来计算,这样就可以把CPU从繁忙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换句话说,拥有TL显示卡,使用DirectX7.0,即使没有高速的CPU,同样能流畅的跑3D游戏。

DirectX8.0的推出引发了一场显卡革命,它首次引入了“像素渲染”概念,同时具备像素渲染引擎(PixelShader)与顶点渲染引擎(VertexShader),反映在特效上就是动态光影效果。同硬件TL仅仅实现的固定光影转换相比,VS和PS单元的灵活性更大,它使GPU真正成为了可编程的处理器。这意味着程序员可通过它们实现3D场景构建的难度大大降低。通过VS和PS的渲染,可以很容易的宁造出真实的水面动态波纹光影效果。此时DirectX的权威地位终于建成。

2002年底,微软发布DirectX9.0。DirectX9中PS单元的渲染精度已达到浮点精度,传统的硬件TL单元也被取消。全新的VertexShader(顶点着色引擎)编程将比以前复杂得多,新的VertexShader标准增加了流程控制,更多的常量,每个程序的着色指令增加到了1024条。

PS2.0具备完全可编程的架构,能对纹理效果即时演算、动态纹理贴图,还不占用显存,理论上对材质贴图的分辨率的精度提高无限多;另外PS1.4只能支持28个硬件指令,同时操作6个材质,而PS2.0却可以支持160个硬件指令,同时操作16个材质数量,新的高精度浮点数据规格可以使用多重纹理贴图,可操作的指令数可以任意长,电影级别的显示效果轻而易举的实现。

VS2.0通过增加Vertex程序的灵活性,显著的提高了老版本(DirectX8)的VS性能,新的控制指令,可以用通用的程序代替以前专用的单独着色程序,效率提高许多倍;增加循环操作指令,减少工作时间,提高处理效率;扩展着色指令个数,从128个提升到256个。

增加对浮点数据的处理功能,以前只能对整数进行处理,这样提高渲染精度,使最终处理的色彩格式达到电影级别。突破了以前限制PC图形图象质量在数学上的精度障碍,它的每条渲染流水线都升级为128位浮点颜色,让游戏程序设计师们更容易更轻松的创造出更漂亮的效果,让程序员编程更容易。

显卡所支持的DirectX版本已成为评价显卡性能的标准,从显卡支持什么版本的DirectX,用户就可以分辨出显卡的性能高低,从而选择出适合于自己的显卡产品。

只有三趟特快,没有D车

车次,始发站,终点站,车辆类型,发站,发时,到站,到时,里程,历时,硬座,软座,硬卧中,软卧下

T184/T181哈尔滨汉口空调特快长春11:14汉口11:24230424:10253-428/443/458675/705

T122/T123长春广州空调特快长春21:17武昌22:33236525:16257-437/452/467690/720

T238/T235哈尔滨广州东空调特快长春21:28武昌20:46232423:18253-428/443/458675/705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