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是江西省的城市,简称“洪”或“昌”,古称豫章、洪都,江西省省会,是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源地、中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光电产业基地,世界级的光伏产业基地。
南昌辖6区3县,设1个国家级新区(赣江新区),总面积0.74万平方公里(含水域),平原占35.8%,水面占29.8%,素有“物华天宝”之美誉。2017年南昌人均GDP9.3万元(1.47万美元),常住人口546.4万人。高速发展的南昌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据《2017全国城市年轻指数报告》,南昌入选中国十大最年轻城市。
南昌城始建于公元前202年,寓意“昌大南疆、南方昌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初唐四杰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称其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南唐时期南昌府为“南都”。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此诞生了。二千多年的建城史,留下海昏侯墓(汉废帝陵)、滕王阁、八大山人纪念馆、百花洲、八一起义旧址群等名胜古迹。
南昌是江西省省会。
南昌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西南岸,是江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
自古就有“粤户闽庭,吴头楚尾”、“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控蛮荆而引瓯越”之地,是中国唯一一个毗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省会中心城市,也是中国华东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
南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因“昌大南疆、南方昌盛”而得名,“初唐四杰”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称其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南唐时期南昌府称为“南都”;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在此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支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是著名的革命英雄城市,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南昌制造了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批海防导弹、第一辆摩托车、拖拉机,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中心、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源地。
南昌市,简称“昌”,又名豫章、洪城、英雄城,江西省省会城市,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全球十大动感都会之一,同时也属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城市,中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地处江西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濒临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西南岸。南昌市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又是革命英雄城市和花园城市,具有非常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并成功举办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城市运动会。南昌市如今与武汉、长沙、合肥共建长江中游城市群,呼应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打造的国家规划重点地区和全国核心发展新的增长极。
1.南昌市属于江西省,是江西省省会城市。
2.南昌,简称“洪”或“昌”,古称豫章、洪都、洪城,是江西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教育和交通中心,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之环鄱阳湖城市群核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化制造业基地。
3.南昌为西汉之名,取“昌大南疆、南方昌盛”之意,南昌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扼赣江、鄱阳湖要冲,居豫章平原腹地,东引吴越,西控荆楚,北接中原,南极粤闽,通江达海,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称其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
南昌市属于江西省。
南昌,简称“洪”或“昌”,古称豫章、洪都,是江西省省会。南昌因“昌大南疆、南方昌盛”而得名,是江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
南昌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西南岸,自古就有“粤户闽庭,吴头楚尾”、“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控蛮荆而引瓯越”之地,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毗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省会中心城市。
南昌市的历史进程
1949年5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南昌,南昌成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江西省直辖市、江西省人民政府所驻地。
1949年6月15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南昌分区成立,下辖南昌、丰城、新建、高安、清江、新淦进贤(8月桂溪区)、奉新、安义、靖安等10个县。
1955年南昌市被划分为东湖、西湖、胜利、抚河四个区。
1958年,增加青云谱区,南昌特区南昌(莲塘镇)和新建(盛密镇)两县被确定为南昌市领导。
地区1961年增建郊区,南昌、新建两县划归宜春专区。1971年,南昌和新建两县再次划入。
1980年,胜利区和抚河区被废除。湾里区成立于1981年。1983年,宜春地区安义县、抚州地区进贤县属南昌市。
2015年8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南昌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同意撤销南昌市的新县,在南昌市设立新区。以原新建县行政区域为新区行政区域,设立新区人民政府居民新建大道239号。经调整,南昌市辖三县六区,市区由东湖、西湖、青云谱、青山湖、新建、湾里六区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