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入梅、出梅具体时间湖南地区气候特点夏天到了,感觉雨季也不远了,最主要的梅雨天气马上也要来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可能你的衣服都是出于阴干的状态,想想就糟心,下面就去看看湖南的梅雨季节在什么时候吧。
湖南入梅、出梅具体时间
湖南的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邵阳、常德等地区都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所以这些地区每年都会有梅雨的侵袭。
湖南大部城市属于长江中游城市,即长江中游梅雨时间如下:
入梅时间:6月15日左右
出梅时间:7月14日前后
即,湖南地区梅雨季持续时间大概有一个月左右。
长江中游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国家级城市群,规划范围包括:湖北省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襄阳市、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湖南省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岳阳市、益阳市、常德市、衡阳市、娄底市,江西省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镇市、鹰潭市、新余市、宜春市、萍乡市、上饶市及抚州市、吉安市的部分县(区)。
湖南地区气候特点
可以用四句话概括湖南的气候特征: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降水集中;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
湖南位于长江以南,纬度偏低,为大陆性特征明显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在冬季,常受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南下的干冷气团控制,比较干冷,在准静止锋面和气旋活动的影响下,可带来一定的雨雪冰霜天气。
月份在夏季,则多为低纬度海洋暖湿气团所盘踞,气候高温多雨。
春季,地面南北气流对峙,气旋及锋面活动频繁,雨水较多,天气多变。
秋季是从夏入冬的过渡季节,副热带高压势力逐步南撤,偏北气流渐次控制全境,全省呈现出气层垂直结构十分稳定,而湿度又很小的秋高气爽天气。
孟春:根据《国语辞典》:孔颖达.正义:“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若兄弟三人,则称孟、仲、季。显然,“孟春”称呼将新岁首月看做春季之始。据《吕氏春秋通诠》所载,孟春即是春季的首月,春季三月,第一月为孟春,第二月为仲春,第三月为季春。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收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
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按照阳历来说,湖南的春季是三月、四月以及五月,按照阴历来说,湖南的春季是二月、三月以及四月。湖南省简称“湘”,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界于北纬24°38′~30°08′、东经108°47′~114°15′之间,其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连湖北,总面积是21.18万平方千米。
湖南为大陆性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寒期短,无霜期长。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夏之交,南北冷暖气流交替,湿润多雨,三四月份,经常细雨连绵。夏季有低纬度海洋暖湿气团盘踞,气候炎热,多东南风。秋季天高云淡,气候温和少雨。冬季受西伯利亚寒流影响,多西北风,屡见冰雪。年平均气温为16至18摄氏度,年降水量在1200至1700毫米之间。4月至11月都宜于旅游,最佳旅游季节为秋季。
一月份为冬季,立春(2月4日)、立夏(5月6日)、立秋(8月7日)、立冬(11月7日)是春、夏、秋、冬的开始,春季是立春到立夏,夏季是立夏到立秋,秋季是立秋到立冬,冬季是立冬到立春。但是,现在人们习惯上又把3--5月称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次年的2月为冬季,这样划分季节的标准能反映出一般的气候概况,但也不是很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