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是1600年至1750年间在欧洲盛行的一种艺术气势派头。它发生在反宗教革新时期的意大利,成长于欧洲信仰上帝教的大部门地域,以后跟着上帝教的流传,其影响远及拉美和亚洲国度。那么巴洛克艺术名称由来是什么呢?
1、巴洛克(—Baroque)此字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变形的珍珠”(—barroco)。作为形容词,此字有“俗丽缭乱”之意。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古典主义平衡特征的作品”,它原是18世纪崇尚古典艺术的人们,对17世纪差别于文艺再起气势派头的一个带贬义的称号,现今这个词已失去了原有的贬义,仅指17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气势派头。
2、虽然“巴洛克”直指缺乏古典平衡性的艺术作品,但实在巴洛克艺术家,与文艺再起的先辈沟通,都很器重设计和效果的整体同一性,巴洛克气势派头以夸大“运动”与“变化”为特点,尤其是身体和情绪方面的,同时,巴洛克也是对卖弄主义的一种反动。
3、在欧洲文化史中,“巴洛克”惯指的时间是17世纪以及18世纪上半叶(约1600年-1750年),但年份并不代表绝对的艺术气势派头,出格是修建与音乐。这一时期,上接文艺再起(1452年-1600年),下接古典时期、浪漫时期。
4、欧洲文化“除旧布新”,在各方面都有重大的改变与成绩。资产阶层鼓起,君主政治渐自力于宗教之外;科学在伽利略、牛顿等人的开创下睁开;艺术上趋势是“世俗化”,精神充沛,勇于创新,甚至交大喜功。文艺上的名家如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绘画上有鲁本斯,林布兰特等,影响都极深远。也在这时期,欧洲向外扩张殖民,逐渐占有了世界文明的中间。
以上就是对于巴洛克艺术名称由来是什么的相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