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外汇风险成为交易风险,在经营活动结果中的外汇风险成为会计风险,预期经营收益的外汇风险成为经济风险。
交易风险主要反映以外币定价的合同的本币价值,因债权债务款项的结算或清偿发生在汇率变动以后而可能受到的损失或影响。交易风险还包括那些已经商定或得到确认、并能在未来产生应收或应付款项的外币约定或承诺。尽管这些收款权力或付款义务通常不在企业的当期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如远期外汇买卖合约项下的货币交割等,但是,对交易风险的脊梁首先应从对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开始,即按不同币种对各项风险性资产和负债分类,从企业的外币应收项目中减去外币应付项目,计算出净额;然后再搜集资产负债表以外的有关经济信息加以调整,最后得到各种外汇比重的净头寸。
会计风险测度的是汇率变动对企业财务账户的影响。一般,企业的外币资产、负债、收益和支出等,都需要按一定的会计准则,将起变换成本国货币来表示。当汇率变动时,既是企业的外币资产或负债的数额未发生变化,但是在它的会计账目中,本币数目却会发生相应的变动。因此,会给企业账目上带来一定的损失或收益。
经济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变化所引起的公司价值(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变动程度。它包括潜在的汇率变化对企业产生的现金流动所造成的现期和潜在的影响,以及在这些变化发生的会计期间以外对整个企业获利能力的影响。因此,汇率变化所引起的经济风险超过了交易风险和会计风险。通常,经济风险产生于实际经营中发生的货币波动和价格变动。
融资成本的计算公式为:融资成本=每年的用资费用÷筹资费用。其中,融资成本率=资金使用费÷(融资总额-融资费用)。融资成本是资金所有权与资金使用权分离的产物,融资成本的实质是资金使用者支付给资金所有者的报酬。因此,企业融资成本实际上包括两部分,即融资费用和资金使用费。
融资成本可分为显性融资成本和隐性融资成本,显性融资成本指可直接呈现和计算的与融资相关的成本,主要包括支付给资金所有者的报酬、获得资金过程中支付的各项交易费用,隐性融资成本指非直接呈现和计算且与融资相关的成本,主要包括将获得的资金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成本、附加条件成本、汇率风险成本、人力成本、费用支付成本、机会成本等。
一般而言,企业融资成本包括用资费用和筹资费用俩部分,由于大多数小微企业的贷款金额(筹资数额)较少,企业的信誉较低,在融资过程中支付的其他费用(筹资费用)相对较高。融资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融资成本=每年的用资费用/(筹资数额筹资费用)
非系统性风险是指由特定公司或行业内部因素引起的风险,与整个市场无关。非系统性风险主要包括企业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信用风险等。
由于非系统性风险涉及到具体的公司或行业,其计算公式通常比较复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非系统性风险计算公式:
1. 经营杠杆系数(DOL):用于衡量企业经营风险,计算公式为:DOL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息税前利润。
2. 财务杠杆系数(DFL):用于衡量企业财务风险,计算公式为:DFL = 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3. 信用评级模型:用于评估企业的信用风险,常见的模型包括信用评分模型、Z 值模型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仅供参考,实际计算非系统性风险时需要考虑更多因素,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