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泼水节是我国傣族的新年节日。在傣历6月15日(清明节后10日左右)进行,历时3—5天。节日期间,男女老幼身着盛装,互相追逐泼水祝福,并燃放“高升”(焰火),载歌载舞,竞赛龙舟。新中国成立后,泼水节期间,增加了文艺会演、电影晚会、展览、物资交流等新内容,更增加了节日的欢乐气氛。相传,很久以前,天上有一个凶恶的而且魔法无边的魔王,对百姓欺压掳掠,无恶不作。他抢了人间一个名叫南粽布的美丽公主为妻。
2、有一年6月,傣族过年魔王也为南粽布贺年。南粽布趁魔王喝得酩酊大醉之际,了解到魔王的致命弱点,即用其头发丝可勒断其脖颈。为给天界和人间除害,南粽布在魔王熟睡之后,按此法将其头颅勒下。谁知魔王头上滴下的每一滴血都变成了一团火向人间蔓延,南粽布忙把魔王的头紧紧抱住,火被熄灭了。浑身血污的南粽布终于回到了人间,人们为了洗掉她身上的血污,都向她泼水。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南粽布,在每年过节时就互相泼水,用洁净的水冲去身上的污秽,迎来吉祥的新年。这就是傣族泼水节的由来。
在我们国家有着56个民族,除了汉族之外还有着很多的少数民族,汉族与少数民族在节日上面的共同点就是春节,在春节的时候,56个民族他们的庆祝方式,包括举办宴席的时间都是一致的,除去春节之外,每一个民族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民族节日,并且也有很多属于自己的庆祝方式。在傣族,泼水节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泼水节的时候人们都互相往身上泼水,这寓意着能够洗刷一年的晦气,也能够代表着一个新的开始,除此之外,泼水节的水代表着爱情和美好的祝愿。
每逢傣族的泼水节,整个傣族地区都是欢声一片,人们拿着盆子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器具舀起水来往自己的朋友或者是家人身上泼,这并不是一种恶搞的活动,往别人身上泼水就寓意着能够给他们带来祝福,能够给他们带来爱情,而且如果一个人被泼的水越多,就证明他收到越多的祝福,这样的一种方式是非常欢乐的,能够在无形之中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也能够增强这个民族的凝聚力。
在影视剧当中,每当一个人不顺心的时候总是会天降大雨,而被雨淋过之后,他似乎就能够重振旗鼓,像是被这场雨淋醒了一般。在傣族,他们泼的水也有这样的一层寓意,把水泼到别人的身上,就代表着洗刷了他这一年的霉运,也洗刷了他身上的晦气,为他迎接来的都是好的运气。泼水节也分为三天,在第二天的时候就是专门洗刷霉运的时候,所以在这一天,人们泼的水都是最多的。
泼水节分为三天,第三天也是傣族人民的元旦。人们相信往身上泼水不仅仅能够洗刷自己的外在,还能够洗涤自己的心灵,让自己变得更加的透彻和干净,所以,在傣族人的认知当中,泼水节的水也代表着一个新的完美的开始,水被赋予了这样的寓意,在背后所表现出来的也是傣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我们都知道傣族有一种传统的庆祝方式,就是泼水,他们也会有一个专门的节日,叫做泼水节,在当天大家互相在彼此的身上泼水,一次表示庆祝。除此之外,傣族人在过年的时候也会用泼水的方式进行庆祝,我觉得主要的原因就是要继承传统、水可以洗涤万物,还有就是泼水时大家都比较开心。
继承传统。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一些传统元素和文化,同样的傣族也有他们自己的传统和文化习俗,所以泼水就是他们特有的文化,在过年的时候泼水庆祝,甚至还有一个专门的泼水节。这个庆祝方式一直被继承发扬下来,直到今天。水可以洗涤万物,表示重新开始和对过去的告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水洗东西,所以在某些层面来讲的话,水可以表示对过去的一种告别,以及对灵魂、罪恶的洗刷,从而更好的开始全新的一年,所以在这场盛大的活动中,大家互相从头到尾的彻底泼洒,每个人都湿漉漉的,可以视为对彼此的一种最好的祝福以及对新的一年的全面迎接。泼水的气氛比较嗨,大家都很开心。想一想一场老少皆宜的活动,大家心照不宣在那一天以泼水作为祝福,而且每家每户都有水,大家聚在一起,不顾形象,酣畅淋漓地互相泼洒。小孩子乐开了花到处逃窜,老人也参与其中,尤其是傣族地区比较炎热,泼水可以有效的消除酷暑,大家当然都是乐此不疲的。有这样一种娱乐性质的文化,每个人也会更加有爱,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
傣族的泼水节乃傣历新年,为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节日就如汉族人过春节一般。
泼水节实为傣族的新年,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为期三至四天。
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
在泼水节流传的过程中,傣族人民逐渐将之与自己的民族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赋予了泼水节更为神奇的意蕴和民族色彩。由于欢度新年的时候,要举行热烈而隆重的泼水祝福活动,外地人都把它称为泼水节。
傣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年是阳历年,月是阳历月。傣族过年的时间虽在六月,但节期并不固定在六月几日,而是在六月中旬至七月初之间变动,年年都需推算,才能确定过年的确切日子。
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青年手里明亮晶莹的水珠,还象征着甜蜜的爱情。大家互相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
泼水节的内容,除泼水外,还有赛龙舟、浴佛、诵经、章哈演唱、斗鸡、跳孔雀舞、象脚鼓舞、白象舞、丢包、放高升、放孔明灯等民俗活动,以及其他艺术表演、经贸交流等。
1、傣族人民为纪念七位机智勇敢的妇女,就在每年的这一天互相泼水,从此形成了傣族辞旧迎新的盛大节日——泼水节。
2、很久以前,在傣族聚居的地区出现了一个残暴的魔王,他无恶不作,到处烧杀抢劫,弄得庄稼无收,人心不宁,民不聊生。人们受尽了他的残害,对他恨之入骨,可是谁也无法消灭他。魔王已有6个妻子,可他仍不满足,又抢来一个美丽聪明的姑娘。这7个姑娘们看到自己的同胞过着悲惨的生活,决心找到消灭恶魔的办法。
3、聪明的姑娘们心里恨透了魔王,可表面却不露声色,装着与魔王十分要好。一天夜里,魔王从外面抢回来许多财宝和奴仆,她们趁魔王高兴不备时试探问清了用魔王头发可勒死魔王的秘密。于是,夜深人静,趁魔王睡着的时候,姑娘悄悄地拔下了魔王的一根头发,勒住魔王的脖子。顷刻间,魔王的头便滚在地下,可是头一着地,地上就燃起大火。眼看将酿成灾祸,姑娘们立即拾起头颅,大火就熄灭了。
1、泼水节源于印度,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水呢2、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而妇女们则各挑一担清水为佛像洗尘,求佛灵保佑。浴佛完毕,人们就开始相互泼水,表示祝福,希望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换来美好幸福的生活。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这样开始了。人们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
3、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洒,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入夜,村寨鼓乐相闻,人们纵情歌舞,热闹非凡。
4、整个节日期间,除有赛龙船、放高升、放孔明灯、泼水、丢包等传统娱乐活动外,还有斗鸡、放气球、游园联欢、物资交流等新的活动。云南民族村的傣族、佤族男女也身穿盛装与游客一起欢度泼水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