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春县,云南省红河州下辖县,原名“六村”,1958年建县时,周恩来依据境内“青山绿水,四序如春”的特点,亲自命名为绿春。那么绿春县特色文化有哪些呢?
1、彝族海菜腔:彝族海菜腔属海菜腔变体的民歌,与其他三种变体曲调沙悠腔、四腔、五山腔并称“四大腔”,彝族称之为“曲子”。
2、彝族烟盒舞:彝族烟盒舞又称“跳弦”“垄偬”等,彝族烟盒舞包括正弦和杂弦两部门,形成了山区和坝区两种气势派头和多种门户,跳舞套路多达220套。
3、苗族花山节:苗族花山节,是苗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传播于云南省各苗族聚居区。每年夏历正月初三到初七,苗族同胞堆积在一路,配合欢庆花山节。
4、铓鼓动:铓鼓动,哈尼语称“虎堵补鲁搓”,以铓鼓为道具,由哈尼族男性演出的民间传统跳舞。铓鼓动风行于建水县境南部坡头、普雄两个乡,8个哈尼族村寨,是哈尼族祭奠寨神“昂玛”的紧张构成之一。
5、阿细先基:阿细先基,是彝族支系阿细人的口传创世史诗,起源并遍及传播于弥勒县西山地域的阿细人聚居地。阿细先基是彝族阿细人的“根谱”,也是阿细人民族精力和文化的表征,具有遍及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
以上就是给列位带来的关于绿春县特色文化有哪些的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