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的区别:
(1)浮动汇率指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没有上下限波动幅度,而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行决定。
(2)固定汇率指一国货币同另一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基本固定的汇率。
2、两者的起始时间不同
(1)浮动汇率制的正式采用和普遍实行,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元危机进一步激化后开始的。
(2)固定汇率是在二战以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会员国的货币平价一律以一定数量的黄金或美元来表示,成员国的货币汇率,仅能按金平价之比在一定幅度内作上下限各1%的浮动。当某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超过这一幅度时,该国官方有义务将汇率波动限制在规定上下限之内。
(1)浮动汇率制按照国家是否干预外汇市场,可分为自由浮动(又称“清洁浮动”)和管理浮动(又称“肮脏浮动”)。
(2)固定汇率没有分类
(1)浮动方式来看,浮动汇率又可分为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单独浮动是一国货币的汇率自行浮动,其汇率变动与其他货币的汇率无关。联合浮动是在若干国家实行某种经济联合的条件下,对汇率波动所做的内外有别的安排。对内,参加经济联合的几个国家为它们的货币兑换规定中心汇率,彼此间货币汇率的浮动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超过一定范围,参加联合浮动的有关国家的中央银行要进行干预。对外,这几个国家的汇率则统一浮动。除上述两种浮动方式外,还有一种钉住浮动,指有些国家由于历史上的原因或其进出口贸易结构的需要,将本国货币的汇率与某一种或几种关键货币挂钩,然后随该货币汇率浮动。
浮动汇率制度是指汇率完全由市场的供求决定,政府不加任何干预的汇率制度。鉴于各国对浮动汇率的管理方式和宽松程度不一样,该制度又有诸多分类。按政府是否干预,可以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按浮动形式,可分为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按被盯住的货币不同,可分为盯住单一货币浮动以及盯住合成货币。
对经济的有利影响
⒈防止外汇储备太量流失。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各国货币当局没有义务维持货币的固定比价。当本币汇率下跌时,不必动用外汇储备去购进被抛售的本币,这样可以避免这个国家外汇储备的大量流失。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随着外汇供求的涨落而自动达到平衡,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支配,减少干预行动,国家需要的外汇储备的需求量自然可以减少。这就有助于节省国际储备,使更多的外汇能用于本国的经济建设。
3.自动调节国际收支。
根据市场供求,汇率不断调整,可以使一国的国际收支自动达到均衡,从而免除长期不平衡的严重后果。当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本国通货就会开始贬值,这种情况对出口有回将同时分布在盈余国和赤字国身上。
4.有利于国内经济政策的独立性。
浮动汇率制度使各国可以独立地实行自己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各国政府为了维持汇率的上下限,必须尽力保持其外部的平衡。如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往往采取紧缩性政策措施,减少进口和国内开支,使生产下降,失业增加。这样国内经济有时还要服从于国外的平衡。在浮动汇率制度下,通过汇率杠杆对国际收支进行自动调节,在一国发生暂时性或周期性失衡时,一定时期内的汇率波动不会立即影响国内的货币流通,一国政府不必急于使用破坏国内经济平衡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