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是指多民族国度中除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除主体民族汉族以外的其余55个法定民族均是少数民族。那么少数民族的习俗有哪些?
1、藏族习俗:藏族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进行盛大而又隆重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暗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利水”,预祝新的一年吉利快意。
2、彝族习俗:彝族按照彝历选定年节。有的与本地汉族同过春节。有的地域彝族同胞,在门前树立青松,用松针铺地,暗示免灾消祸。另有的地域,在节日里杀猪宰羊,吃坨坨肉,人们互相造访,互赠肉类和馍馍。大年头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担水回家。他们将一碗水和前一每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着到来的这一年里雨水富足。
3、壮族习俗:壮族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域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生齿少的一家人一顿还吃不完哩。大年头一清晨,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滨或井旁“汲新水”,最先新的一年沸腾的糊口。
4、布依族习俗:布依族除夕之夜百口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天一亮,女人们便抢先恐后地吊水。谁开始挑回第一挑水,谁就是最勤奋、最幸福的女人。
5、满族习俗: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美好,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利初步。
以上的就是关于少数民族的习俗有哪些的内容先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