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于后人的印象,是一幅在时光流逝中侥幸保存的画卷——《清明上河图》。精致繁琐的线条勾勒出的,是那座当时百万人口国际大都会的盛世风华和大宋气象。千年之前,这座城市的繁华,大概是绝无仅有、举世无双的。
这样一幅画卷,承载着后人对那个朝代缠绵的梦幻和无尽的神往。因此,千年之后,在郑州通往开封的路上,游客的身影络绎不绝,只为寻觅北宋之梦的影子。然而远道而来的游客,走过看过的景点,其实多是后人“复制”。开封这座七朝古都饱经战乱,尤其是黄河一次次决堤,历史遗迹或毁弃或深埋地下,早已难寻往日踪迹。自然,宋都御街也难逃厄运。
顾名思义,御街就是皇城里专供皇帝出巡用的主干道。据史记载:北宋的东京城富丽堂皇,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街道就是御街了。御街是东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一条通关大道,从皇宫宣德门起,向南经过里城朱雀门,直到外城南熏门止,长达十余里,是皇帝祭祖、举行南郊大礼和出宫游幸往返经过的主要道路。
这里是北宋繁华时期午门的遗址。如今的宋都御街是为再现原御街风貌,于1988年建成的一条仿宋商业街,原址重建,位于开封市中山路北段,南起新街口,北至午朝门,全长400多米。
400余米的一条街,彷佛是北宋时代的一个注脚,一个残梦。高大的牌坊、鳞次栉比的角楼、匾额、楹联、幌子、字号,无不散发着古色古香。
在这条街上,恍恍惚惚之中仿佛听见橹桨声声,两岸鳞次栉比的楼宇徐徐退去,大宋的气息和气势扑面而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从那历史的画卷里鱼贯而出,他们的风流韵事,在人们的联想里活色生香。
红色的墙,精致的石雕,总让人有种穿越千年,风尘赴赴而至的感觉。走入门楼的刹那,人们便跌落在《清明上河图》里,或成为一名船夫终日在河上摇浆,或成为一个小贩来往沿街叫卖,或成为一个书生在酒肆吟诗作对。日子闲散,却悠悠然。
我们现在看到的仿宋的建筑格调优雅,转眼想起北宋盛宴不再的落寞,却仍能感觉到些许寂寥清冷。
古朴的建筑中生活着的仍是现代的人。曾经横刀立马驰骋战场的将军,若此时看到这些塑料仿制玩具,会不会哑言失笑?这样的一条千年“御街”现在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份商业气息,更多的是商铺,里面贩卖着各种旅游纪念品。可惜开封这座城市,大概消失的不仅是古树、古迹,那个王朝所有的实物记忆,怕是在岁月的风化与历史的荡涤中已所剩无几。
开封有开封府、包公祠、大相国寺、翰园碑林、朱仙镇岳飞庙、清明上河园等好玩的景点。具体介绍如下:
开封府:开封府位于包公湖-包公东湖、包公西湖北岸,是国家AAAA级景区。许多历史名人如寇准、范仲淹、包拯、欧阳修等都曾任“开封府”尹。特别是包拯任“开封府”尹时,铁面无私,执法如山,包龙图扶正祛邪、刚直不阿、美名传于古今。
包公祠位于包公湖-包公西湖西岸,为纪念中华民族历史上廉洁奉公的宋朝丞相包拯,陈列有大量关于包拯的历史文物。
大相国寺位于开封市中心,是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后因战乱水患而损毁。清康熙十年重修。保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迹。1992年8月恢复佛事活动,复建钟、鼓楼等建筑,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旅游景点。
翰园碑林位于开封龙亭湖西畔,是开封市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李公涛自筹资金,于1985年始行创建的。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最大的民办碑林。碑林分为山水风景区和碑廊布展区两大部分,占地120亩,竖碑3800块。分设现代名人碑廊、中山碑廊、宋代碑廊、帝王名臣碑廊、友谊碑廊等十大碑廊区。
朱仙镇岳飞庙位于开封城南22公里,相传朱仙镇是战国时魏国义士朱亥的故里,明、清时更是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南宋初年,抗金英雄岳飞曾率兵在此大败金兀术。岳飞庙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是明代全国四大岳庙之一。
清明上河园:清明上河园位于开封城西北隅,是以宋代张择端的名《清明上河图》为蓝本,集中再现原图风物景观的大型宋代民俗风情游乐园,是国家AAAAA级景区。占地面积510亩,主要建筑有城门楼、虹桥、街景、店铺、河道、码头、船坊等。园区按《清明上河图》的原始布局,集中展现宋代诸如酒楼、茶肆、当铺、汴绣、官瓷、年画等现场制作;荟集民间游艺、杂耍、盘鼓表演;神课算命、博彩、斗鸡、斗狗等京都风情,并根据宋氏历史故事表演“文包武杨”及宋代婚礼习俗等节目。
宋都御街位于开封市中山路北段,是为再现宋代御街风貌,于1988年建成的一条仿宋商业街。
铁塔公园位于开封市城区的东北隅,占地面积51.24公顷,是中国100家名园之一,国家AAAA级景区。铁塔位于铁塔公园的东半部,是园内重要的文物,也是主要的景点,建于公元1049年,是1961年我国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素有“天下第一塔”的美称。铁塔高55.88米,八角十三层,因此地曾为开宝寺,有称“开宝寺塔”,又因遍体通彻褐色琉璃砖,混似铁铸,从元代起民间称其为"铁塔"。建成九百多年来,历经战火、水患、地震等灾害,至今巍然屹立。
繁塔位于开封市区东南隅,建于北宋开宝七年。繁塔为六角九层空心楼阁式、仿木结构的砖塔,原高80米,明永乐年间,将三层以上拆除,后在三层上建六层尖顶,形成了现今下粗上尖的塔姿。繁塔是研究我国建筑、美术和音乐的宝贵资料。
天波杨府是北宋抗辽民族英雄杨业的府邸,位于北宋首都东京(今开封市)城内西北隅,天波门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杨府”。因杨业忠心报国,杨家将世代忠良,宋太宗赵光义爱其清正刚直,不善巧言谄媚的性格,敕在天波门的金水河边建无佞府一座,赐金钱五百万盖“清风无佞天波滴水楼”,并亲笔御书“天波杨府”匾额。
龙亭公园位于开封古城内西北隅,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约1300亩。全园包括午门、玉带桥、朝门、照壁、朝房、龙亭、北宋皇宫宸拱门遗址、碑亭、北门及东门等清朝万寿宫建筑群体,还有潘杨二湖、春园、盆景园、被誉为中原一绝的植物造型园及长廊水榭等园林景观。整个景区建在宋、金皇宫和明代周王府遗址上。龙亭大殿高26.7米,基高13米,坐北朝南;东西两侧各有八间朝房,与大殿组成完整的宫殿院落,其内建有中国首座大型宋代蜡像馆。午门至大殿为御道,御道两侧为杨家湖和潘家湖。
清明上河园位于开封古城内西北隅,是以宋代张择端的名《清明上河图》为蓝本,集中再现原图风物景观的大型宋代民俗风情游乐园,是国家AAAAA级景区。占地面积510亩,主要建筑有城门楼、虹桥、街景、店铺、河道、码头、船坊等。园区按《清明上河图》的原始布局,集中展现宋代诸如酒楼、茶肆、当铺、汴绣、官瓷、年画等现场制作;荟集民间游艺、杂耍、盘鼓表演;神课算命、博彩、斗鸡、斗狗等京都风情,并根据宋氏历史故事表演“文包武杨”及宋代婚礼习俗等节目。
宋都御街位于开封古城内中山路北段,是宋代都城汴梁城的御街风貌,于1988年建成的一条仿宋商业街。
铁塔公园位于开封古城的东北隅,占地面积51.24公顷,是中国100家名园之一,国家AAAA级景区。铁塔位于铁塔公园的东半部,是园内重要的文物,也是主要的景点,建于公元1049年,是1961年我国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素有“天下第一塔”的美称。铁塔高55.88米,八角十三层,因此地曾为开宝寺,有称“开宝寺塔”,又因遍体通彻褐色琉璃砖,混似铁铸,从元代起民间称其为"铁塔"。建成九百多年来,历经战火、水患、地震等灾害,仍巍然屹立。
繁塔位于开封古城东南隅,建于北宋开宝七年。繁塔为六角九层空心楼阁式、仿木结构的砖塔,原高80米,明永乐年间,将三层以上拆除,后在三层上建六层尖顶,形成了现今下粗上尖的塔姿。繁塔是研究我国建筑、美术和音乐的宝贵资料。
山陕甘会馆位于开封古城徐府街东北段路北,是清代山西巨贾会同陕甘旅汴同乡于乾隆四十一年集资兴建的集会场所。整个会馆建筑,布局巧妙,结构严谨,砖木雕刻精美绮丽,巧夺天工。
万岁山·大宋武侠城地处开封古城内西北部,与龙亭湖风景区毗邻,占地五百余亩,是一座以宋文化、城墙文化和七朝文化为景观核心、以大宋武侠文化为旅游特色、以森林自然为格调、兼具休闲娱乐功能的多主题、多景观大型游览区。主要景点有:九龙瀑、江湖街、龙坛、万岁寺等。
天波杨府是北宋抗辽民族英雄杨业的府邸,位于宋朝首都东京(今开封市)城内西北隅,天波门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杨府”。因杨业忠心报国,杨家将世代忠良,宋太宗赵光义爱其清正刚直,不善巧言谄媚的性格,敕在天波门的金水河边建无佞府一座,赐金钱五百万盖“清风无佞天波滴水楼”,并亲笔御书“天波杨府”匾额。为国家AAA级景区。
禹王台风景区坐落于开封城墙外东南部,相传春秋时期,晋国盲人乐师师旷常在此吹奏古乐,故名“吹台”。明嘉靖二年,为追念大禹治水功德,在吹台上建禹王庙一座,此后改名为禹王台。禹王庙立有高大的禹王像,东西两个配殿安放着师旷及李白、杜甫、高适三位诗人的塑像。唐天宝三年,李白、杜甫、高适曾在此聚会,饮酒赋诗,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每年4月“东京禹王大庙会”皆在此举行。
开封府位于包公湖-包公东湖、包公西湖,北岸,国家AAAA级景区。许多历史名人如寇准、范仲淹、包拯、欧阳修等都曾任“开封府”尹。特别是包拯任“开封府”尹时,铁面无私,执法如山,包龙图扶正祛邪、刚直不阿、美名传于古今。
延庆观原名重阳观,是为纪念全真教创始人王喆(王重阳)而兴建的。金末重阳观已毁。元太宗五年,全真教徒受丘处机遗命,重修重阳观,历时近三十年,规模宏伟,殿宇壮丽,元帝赐名“大朝元万寿宫”元末又毁于兵火,仅存斋堂一座。明洪武元年,更名延庆观。
中国翰园碑林位于开封龙亭湖西畔,是开封市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李公涛自筹资金,于1985年始行创建的。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最大的民办碑林。碑林分为山水风景区和碑廊布展区两大部分,占地120亩,竖碑3800块。分设现代名人碑廊、中山碑廊、宋代碑廊、帝王名臣碑廊、友谊碑廊等十大碑廊区。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街道朱仙镇岳飞庙位于开封城南22公里,相传朱仙镇是战国时魏国义士朱亥的故里,明、清时更是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南宋初年,抗金英雄岳飞曾率兵在此大败金兀术。岳飞庙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是明代全国四大岳庙之一。
大相国寺位于开封市中心,是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后因战乱水患而损毁。清康熙十年重修。保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迹。1992年8月恢复佛事活动,复建钟、鼓楼等建筑,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旅游景点。
包公祠位于包公湖-包公西湖西岸,为纪念中华民族历史上廉洁奉公的宋朝丞相包拯,陈列有大量关于包拯的历史文物。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大宋御河从2006年开始投资兴建,2013年5月开始运行,投资约6亿元,全长1.9公里,贯通开封市龙亭湖、包公湖两大主要景区,包含西司、包公祠、龙亭湖三个码头。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深厚,在开封水系中地位举足轻重。
开封纪念塔,原名“成慎纪念塔”,后改名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坐落在开封市中山路南段,距离开封火车站西北方向350米处。高23.75米、底座直径3.5米,“纪念塔”按冯玉祥的原意乃为纪念商丘人成慎所建。
非常感谢悟空的邀请!首先请大家从认识开封说起!
一、开封的概述:开封古称汴州,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清明上河园再现了古都的繁华,包公祠记录了清官的精神,龙亭金碧辉煌,铁塔高耸入云,还有大相国寺、朱仙镇等诸多名胜古迹。邮编475001,区号0378。现行政区划,辖鼓楼、龙亭、顺河、禹王台、金明5区,开封、尉氏、兰考、杞县、通许5县。开封市隶属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东部,地处河南省中东部,西与省会郑州市毗邻,东与商丘市相连,南接许昌市和周口市,北依黄河与新乡市隔河相望。开封古称老丘、大梁、陈留、东京、汴京、汴梁等,简称汴,汉初避汉景帝刘启名讳,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的由来。1938年日军占领开封,省会西迁,次年日伪在开封成立河南省政府。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党政府恢复开封原来建置。1954年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开封改为省直辖市。开封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面积6266平方公里,总人口516.69万人(2015年),辖4县6区,拥有清明上河园、大相国寺、包公祠、开封府、焦裕禄纪念园等主要景点。开封是河南省省辖市,是我国著名的八朝古都,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菊花名城、中国书法名城、中国收藏文化名城、中国成语典故名城,河南省新兴副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城市、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主体城市之一,郑汴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一翼。
二、开封的历史沿革:考古发掘中,在万隆岗遗址和断头岗遗址,发现了数处新石器早期裴李岗文化遗址。其发掘证明,早在五、六千年前,开封市境内就已经有人类活动。五帝之一的颛顼早年因辅佐少昊有功,被封于高阳(今开封市杞县高阳镇),号称“高阳氏”。
夏朝君主帝杼曾迁都在老丘(今开封市祥符区国都里村)一带建都217年。
东周春秋时期(约公元前8世纪末),郑国君主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附近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
东周战国时期(公元前361年),魏国君主魏惠王迁都大梁,这是开封有明确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建都。魏惠王迁都大梁之后,引黄河水入圃田泽(今郑州圃田一带)开凿鸿沟、引圃田水入淮河。水利既兴,农业、商业得到极大发展,日趋繁荣。他还修魏长城、联诸侯,国力日盛,乃得称霸于诸国,使大梁城成为当时繁荣的名都大邑之一。魏国在大梁建都,历六世136年。在这136年里,曾发生了孟子游梁、窃符救赵,以及孙膑、庞涓等诸多故事,也给开封遗留下不少古迹。秦国战将王贲堵截黄河大堤,引黄河水入鸿沟,淹没大梁城,致城毁人亡,成为一片泽国。
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成为泽国之地的大梁被设为大梁县,属砀郡,郡治睢阳县(今河南商丘)。
西汉时,境内设浚仪县,“浚仪”作为开封的名称,一直沿用了八百年左右。汉初因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县更名为“开封县”,这便是“开封”的由来。
公元534年东魏孝静帝时,设立梁州辖陈留、开封、阳夏三郡。
周武帝建德五年,改梁州为汴州,这是开封称汴之始,由县治改为州治,失落了数百年的开封重又慢慢的恢复了元气,开封也成为北魏对南部各朝作战的水运线上的八个重要仓库之一。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555年)和天保十年(559年)分别建了著名的建国寺(大相国寺)和独居寺(今铁塔一带),佛文化的发展对后来东京文化的勃兴做了前期的准备。隋炀帝时期开凿的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是沟通南北的大动脉。大运河的中段就是联通黄河与淮河的汴河。位于汴河要冲的开封,又是东都洛阳的重要门户,占尽天时地利的开封迅速发展。进入唐代之后,开封也是水陆便捷的大都会,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设汴州总管,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汴州一度改为陈留郡。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李唐的宗亲李勉到汴州任节度使,他增筑周围达22里的汴州城。后来李希烈叛乱时,靠汴州城阻叛军数月。永平节度使李勉扩建汴州城,规模宏大,坚固宽广,是今日开封城的雏形。
五代时期,除了后唐之外,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定都于开封,称之为“东都”或“东京”,这一时期的开封正式取代了洛阳,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后梁定都开封十七年,时间虽短,但开封的租赋较轻,人民得到休养生息。同时,梁定都开封,使中国的政治中心从西部转向东部平原地区,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923年,后梁灭亡,继起的后唐定都洛阳,开封仍置宣武军。936年,石敬瑭灭唐,建立后晋,又从洛阳迁都开封。947年正月十日,契丹军攻克后晋首都开封,后晋亡。同年二月,耶律德光在开封登基,改汗称帝,正式定国号为“辽”,是为辽太宗。
后汉立国仍定都开封,951年,郭威发动澶州(今濮阳)兵变,灭后汉建后周。郭威勤政爱民,大力改革使后周出现了新的气象。954年,周世宗柴荣即位。柴荣在郭威的基础上,整顿朝纲,改革弊制,在内政和军事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他三次征伐南唐,夺得“淮南十四州”的土地,并恢复了江淮漕运,使开封经济进一步提升。955年,他又发动10万民夫在原汴州城外筑外城。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开封城北40里的陈桥驿(今属新乡市封丘县)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历经9帝168年,是开封历史上最为辉煌耀眼的时期,经济繁荣,富甲天下,人口过百万,风景旖旎,城郭气势恢弘,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史书更以“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来描述开封。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东京城及汴河两岸的繁华和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中国的对外交通已由汉唐以来的丝绸之路转向东南沿海的海路,火药、印刷术等中国的发明由此传向世界各地,开封以其泱泱大国的气象,跃居为那个时期世界上最为繁华的著名都城。
靖康二年(1127年)金国灭北宋后,称为“汴京”。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到中都大兴府,改汴京为“南京开封府”,成为金国陪都。1155年,汴京宋故宫发生大火,建筑几乎毁尽。正隆六年(1161年)初,完颜亮南下侵宋,一度以“南京开封府”为统治中心,贞祐二年(1214年),金宣宗为避蒙古军锋,迁都“南京开封府”。天兴二年(1233年),金哀宗在开封被蒙古军围困的情况下,逃出开封,迁都归德府(今商丘)。
元灭金后,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于开封。元朝末年,“天下义军共主”小明王韩林儿率领的红巾起义军,曾在开封建立“龙凤”大宋农民政权。
明朝初年,朱元璋为定都何地犹豫不决,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徐达带领北伐军攻取山东和河南,此时许多人向朱元璋建议定都汴梁。四月,朱元璋来到汴梁考察,并将汴梁改称为开封府,考察结果令朱元璋满意,于是决定定都于此,并把应天也定为都城,实行两京制。但在八月初二时,明朝的北伐军大破大都(今北京)。八月下旬,有鉴于形势有变,在权衡开封的利弊后,朱元璋最终决定定都南京。
公元1368年,朱元璋改汴梁路为北京开封府,公元1379年,罢北京称号,封第五子朱橚就藩开封,称周王。“天下藩封数汴中”周王本身也很贤明,再加上开封府是河南承宣布政使司的治所,开封成为中原第一都会,开封城也仅次于北京和南京,是国际性大都市。
清朝统治中原后,于公元1662年重修了开封城池,并将河南省治、开封府治均设置在开封。由于开封在明末遭遇的严重破坏,与历代相比,清代开封的经济黯然失色,手工业、商业、服务业都呈衰落的态势。但是,开封毕竟是省会,它仍具备商品集散地的重要作用。清代末年,开封是河南境内重要的革命中心。
中华民国改制,废开封府设豫东道。民国3年(1914年)祥符县改为开封县。民国18年(公元1929年)成立开封市。民国21年(公元1932年)设行政督察区。1938年日军占领开封,省会西迁,次年日伪在开封成立河南省政府。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党政府恢复开封原来建置。
1948年6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攻克开封,因战略需要,旋即撤离。同年10月24日再次解放开封,11月成立开封特别市,省会地位不变。1954年10月,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开封改为省直辖市。1955年郑州专区驻地迁至开封,改称开封专区,1958年开封市委托开封专区管辖,1962年开封市恢复为省直辖市。1983年实行“市带县”体制,撤销开封专区,原属专区的杞县、通许、尉氏、开封、兰考五县划归开封市管辖。开封是一座历史悠久、底蕴厚重的魅力之城。开封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夏朝、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相继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称。特别是北宋时期,开封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均出自北宋时期。开封还是著名的戏曲之乡、木版年画艺术之乡、盘鼓艺术之乡,名人文化、宋词文化、饮食文化、黄河文化、府衙文化灿烂悠久。2006年10月,郑州开封两地电信同价,取消或降低长途费用。2013年1月1日起,郑州开封两地正式实施金融同城。2013年10月26日起,电信同城郑州开封共用0371区号,开封原号码前加2数字0378区号退出历史舞台。在中原城市群的总体规划中,提出将开封作为郑州都市圈的功能城市,将郑州的部分教育职能逐步向开封转移,在郑州不再增加高等教育用地,使开封成为郑州都市圈的教育基地,实现一体化发展。2014年9月,国务院批复开封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开封县,设立开封市祥符区,同时还撤销金明区,并入龙亭区。三、开封在河南省,河南都有哪些古镇?
1.朱仙镇:朱仙镇自唐宋以来,一直是水陆交通要道和商埠之地。到明末,朱仙镇已名列全国四大名镇之一。其木版年画在全国享有盛名,是我国木版年画的发源地。朱仙镇还存有一座大清真寺,寺里尚保留一座清嘉靖十年的阿拉伯文碑,记载当时朱仙镇穆斯林朝拜真主的盛况,是河南省保存最完整的阿文碑。地址:开封市开封县。
2.赊店古镇:赊店镇是一座远近闻名的商业古镇,一向有“豫南具镇”之称。古色古香的街道,没有一点人为开发的味道,走在镇内,浓郁的生活气息会让你忘记城市的喧嚣,赊店的烙画葫芦,图案品种繁多,色彩古朴典雅,这种鲜为人知的地方特色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刘秀在赊店借旗故事在当地广泛流传,赊店酒也由此兴盛。地址:南阳市社旗县,处于潘河、赵河交汇处。
3.荆紫关镇:“清代一条街”上的建筑保持着清代风貌,是我国北方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建筑群之一。荆紫关古街道,呈南北走向,长2.5公里,地面均是青石铺砌,平净整齐,两侧700余间板门店铺,均具清代民间商业建筑风格,翘檐雕饰,古色古香,房门都是木板嵌成,房屋多是进出几层院落,两边厢房对称,均有一堵两米长的封火硬山,高低错落,相互重叠,使街道更加古朴灵秀,曲型多姿。逛完小镇还可以去丹江口景区,那里的好玩东西也有很多哦。地址:南阳淅川县荆紫关镇。
4.芒山镇:刘邦斩白蛇,汉兴之地,《楚汉传奇》里面上镜率超高的地方,芒山镇是河南省集山水、人文、民俗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因为是刘邦斩蛇起义之地,因此有“汉兴之地”之称。境内有芒砀山,依托建立的芒砀山汉文化旅游区是国家4A级旅游区。在这片区域内,古迹名胜比比皆是,名人轶事佳话频传。除了游玩,在芒山是不会让你饿肚子的。老汤五香卤羊头、酇城五香糟鲤鱼、农家野蘑菇炖鸡……至于有多美味,只有你亲自去尝尝便明白。地址:商丘市永城市北部芒山镇。
5.神垕镇:“垕”这个字念什么?一起念“hou”四声。唐代以来,神垕镇是中国北方陶瓷中心之一,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神垕老街比较完好地保存了清末以前的老街道,有不少传统建筑和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宅、胡同,主要建筑有伯灵翁庙、神垕钧窑遗址等。神垕古镇区保留有较为完整的明清古街,俗称“七里长街”。唐宋以来,随着陶瓷业的兴盛,许多富商大贾在此置田、建宅、经商,逐步形成神垕老街由东西南北四座古寨构成。地址:许昌市禹州市市场街。
6.滑县道口镇:道口烧鸡已有300多年历史,是传统名吃。千年美酒《道口大曲》,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始酿,风味独特,值得品尝。明福寺塔、欧阳修书院、卫王城遗址,隋唐大运河滑县段、就在道口镇,运河畔顺河街是有名的清代商贸街巷。顺河南街多为明清建筑。这里保存着老店铺、古建筑1000余间。古有吃道口烧鸡、喝道口大曲、逛道口古镇之美誉。地址:河南省滑县道口镇。
7.西华逍遥镇:现在逍遥镇胡辣汤遍地开花有木有,话说这胡辣汤始于明朝嘉靖年间,起初作为御汤仅供皇室享用,后来在民间广泛流传,已经深深融入河南人的生活习俗当中。东汉建安年间,该镇名为“小窑”,又名“合流镇”、“双河镇”;宋代得名“逍遥”并沿用至今。明清时此地为沙河“四大码头”之一。地址:周口市西华县逍遥镇。
8.洛阳关林镇:关林镇临伊水,望龙门,因埋葬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羽首级而得名,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隋唐洛阳古城遗址和洛阳关帝庙等。明万历年间始建庙、植松。清乾隆时又加以扩建,形成现今的规模。关林总面积约百亩左右,古柏苍郁,殿宇堂皇,隆冢巨碑,气象幽然,为洛阳市著名的古建筑及游览胜地。地址:洛阳市洛龙区翠云东路。
9.舞阳北舞渡镇:北舞渡镇早在明清时期,就有“水旱码头”、“小汉口”、“填不满的北舞渡”之称,是豫中货物集散地“中州名镇”。北舞渡镇现在最有名气的便是胡辣汤。河南胡辣汤首属两家:逍遥镇胡辣汤和北舞渡胡辣汤。北舞渡的糊辣汤以羊肉为主,炖肉糊辣汤肉烂汤鲜,香辣绵口,回味无穷,要是去了北舞渡还不喝胡辣汤,相当于没去过那地方。地址:漯河市舞阳县舞渡镇。
10.郑州古荥镇:古荥镇政府附近有一座古老的建筑,老百姓称其为城隍庙,它的名字叫荥泽古建。城隍庙正中央的焚金炉,铸造于清朝乾隆年间。26根直径约70厘米、高10余米的硕大粗木桩都是珍贵楠木。荥泽古建始建于北宋时期,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四、开封的古镇村落和好玩景点
1.龙亭风景区:龙亭是古城开封的一个著名游览点,也是开封文物古迹的一个代表。其实这不是亭,而是建筑在一座高达13米的巨大青砖台基之上的殿堂。位于开封城内西北隅龙亭公园内,南接宋都御街。目前,以它为中心已经形成了开封最大的风景区,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有开封揽胜必游龙亭之说。占地面积1300多亩,其中水域面积710亩。全园包括午门、玉带桥、朝门、照壁、朝房、龙亭、北宋、皇宫宸拱门遗址、碑亭、北门及东门等清朝万寿宫建筑群体,还有潘杨二湖、春园、盆景园、号称中原一绝的植物造型园及长廊水榭等园林景观。位置在开封市龙亭区中山路北段。1、15、20路公交可到。门票25元。电话5660316。
2.清明上河园:国家4A级景区,位于开封城西北部,与龙亭公园相邻,是仿《清明上河图》中所绘场景而建的一座大型文化主题公园。该园占地510亩,包括酒楼、茶肆、当铺以及制作汴绣、官瓷、年画的作坊等,当中还穿插有小杂耍、盘鼓等民间文艺表演。你还可以换穿宋装,手持宋币,尽情感受宋人的生活习俗,领略北宋的盛世繁荣。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北宋都城开封的繁华景象,主要建筑有城门楼、虹桥等。清明上河园位于开封城西北隅,以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东京开封的繁华景象,是一座大型民俗风景游乐园。游人可换穿宋装,手持宋币,尽情感受古人的生活习俗。
清明上河园是由河南省开封市人民政府与海南置地集团公司合作建设的一座大型宋代文化实景主题公园,坐落在开封市龙亭湖西岸,是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基地。它是以画家张择端的写实画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按照《营造法式》为建设标准,以宋朝市井文化、民俗风情、皇家园林和古代娱乐为题材,以游客参与体验为特点的文化主题公园;集中再现原图风物景观的大型宋代民俗风情游乐园,再现了古都汴京千年繁华的胜景。2009年,清明上河园成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座以绘画作品为原型的仿古主题公园,是国家黄河黄金旅游专线重点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其作为集历史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趣味娱乐旅游和生态环境旅游于一体的主题文化公园,突出体现了观赏性、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和情趣性等特点。著名景点有拂云阁、汴河、牌坊等。
(1)景区交通:市内直达,开封市区乘公交车1、4、5、9、15、16、20路即到,还可乘坐开封观光旅游专车,由于开封旅游景点多集中在市区,景点相距较近,搭乘人力三轮车,也是十分便利富有情趣的旅游交通工具。
(2)高速公路:开封至郑州、洛阳、三门峡、商丘有高速公路相连,经郑州向北可通达新乡、安阳直至北京;向南可通达许昌、漯河、驻马店直至深圳。开封高速公路出入口距市区车程为10分种。
(3)铁路:跨越中国西部的主干铁路——陇海铁路途经开封站。经开封火车站可直达上海、北京、连云港、青岛、西安、西宁、乌鲁木齐等地。开封距郑州70公里,距商丘150公里,由此中转经京广、京九铁路可达全国各地。
(4)民航:开封至郑州新郑薛店国际机场近距里程70公里,经开封至郑州薛店高速公路里程85公理,车程约55—75分种。郑州新郑机场开辟有国内主要城市的航线,并与香港、曼谷有定期包机。
气候:开封地处中原腹地,豫东大平原、黄河下游大冲积扇南翼,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14.24C至14.50C之间,无霜期213-215天,年均降雨量670毫米,林木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最佳旅游季节:最佳时节莫过于春秋4、5月份,因降水较少,温度适宜出游,可感受“清明文化节”的丰富民俗文化;9、10月间,降水量适中,天气温和,10月底,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适时开幕,游客还可金秋赏菊,畅游古都。
交通:乘1路公交车可达,15、20、30路公交车也可直达。
门票信息:2012年7月1日起,白天门票100元/位,成人票100元;学生票50元(凭学生证);儿童票40元(身高1.2--1.4米);1.2米以下免票;老年人凭老年证和身份证70岁以上免票(需买1元保险)。
美食:在开封,五花八门的风味小吃遍布大街小巷,深受中外人士的赞赏。开封的风味小吃主要有熟食类、油炸类、煮食类和汤食类。
住宿:园内有按星级宾馆修建的驿站,可提供住宿。
景区地址: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龙亭西路5号。
3.宋都御街:位于开封市中山路北段,是为再现宋代御街风貌,于1988年建成的一条仿宋商业街。南起新街口,北至五朝门,全长400多米。漫步御街,仿佛一步跨越了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令人充满对昔日宋都繁华景象的无限遐想。
4.包公祠:位于开封市包公湖畔,占地一公顷左右。主展区有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回廊、碑亭、大门、二门等,陈列包公铜像、铜铡及包公断案蜡像、包公史料典籍、《开封府提名记碑》、碑文等。风格古朴,庄严肃穆。5.大相国寺:千古名刹——开封大相国寺,座落于“七朝古都”开封市市中心。开封是“富丽甲天下”、“自古帝王都”的历史文化古城,民间向有“一苏二杭三汴州”之说。而“大相国寺天下雄,天梯缥缈凌虚空”(元·陈孚),其气宇非凡的大相国寺,更是一座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卓越地位和广泛影响的著名寺院。据僧众介绍,此寺创建于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原名建国寺,传说中,原为战国魏公子无忌——信陵君的宅院。大相国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位于开封市中心,原名建国寺,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为纪念自己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位置:开封市鼓楼区自由路西段。门票:30元。电话:5665290。6.开封铁塔:是中原文化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如擎天玉柱耸立在开封城东北隅,它以精湛绝妙的建筑艺术和宏伟秀丽的身姿而驰名中外。铁塔又名“开宝寺塔”,坐落在开封铁塔公园内,因塔身全部以褐色琉璃瓦镶嵌,远看酷似铁色,故称为“铁塔”。铁塔建于北宋皇佑元年(1049年),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1961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铁塔成等边八角形,共十三层,高55.88米,底层每面阔为4.16米,向上逐层递减。铁塔又名“开宝寺塔”,坐落在开封城东北隅铁塔公园内,因塔身全部以褐色琉璃瓦镶嵌,远看酷似铁色,故称为“铁塔”。位置,开封市鼓楼区向阳路包公湖畔。门票20元。电话3931595。7.繁塔:繁塔位于开封市区东南隅,建于北宋开宝七年(974年)。繁塔为六角九层空心楼阁式、仿木结构的砖塔,原高80米,明永乐年间,将三层以上拆除,后在三层上建六层尖顶,形成了现今下粗上尖的塔姿。繁塔是研究我国建筑、美术和音乐的宝贵资料。8.山陕甘会馆:位于开封市徐府街东北段路北,是清代山西巨贾会同陕西、甘肃旅汴同乡于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集资兴建的集会场所。整个会馆建筑,布局巧妙,结构严谨,砖木雕刻精美绮丽,巧夺天工。
9.北宋“开封府”:号称天下首府,始于五代后梁,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北宋时期的开封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可谓八荒争凑、万国咸通。开封府除了管理京师之外,还要下辖17个县、24个镇,仅府吏就达600人。在北宋168年当中,曾有三位皇帝潜龙在此。并先后有寇准、包拯、欧阳修、苏轼、司马光等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在此任职,不仅树立并弘扬了“公生明”的道德正气,也形成了廉正刚毅鲜明的特色铁塔风景区。开封府为北宋时期天下首府,威名驰誉天下,包龙图扶正驱邪、刚正不阿的美名传于古今。重建的“开封府”位于开封市包公东湖北岸,占地60余倾,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气势恢弘,巍峨壮观,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互呼应,同碧波荡漾的包公湖湖水相映衬,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位置,开封市鼓楼区包公湖北路。门票35元。电话3963159。10.中国翰园:中国翰园位于七朝古都开封市区西北部,龙亭公园西侧,占地100亩,是中国首家、也是最大的一座民办碑林。中国翰园是李公涛先生带领全家自筹资金发起创建的一座融山水艺术景观和古典园林建筑艺术为一体,集古今中外诗词、书画、碑刻艺术之大成的文化园林,园区占地120亩,南部为园林风景区,北部为碑刻展示区,展出书画碑刻3800余块,长达六华里的碑廊以朝代为序,镶嵌了历代书法名家的代表碑帖,同时以书体分镶的现代碑廊全面展示了现当代书法大家的艺术风采,被评为“河南省文化旅游先进单位”、“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并获“中国驰名商标”。门票价格40元。位置,在开封市龙亭区龙亭公园西侧。电话2892713。11.朱仙镇:朱仙镇隶属于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位于祥符区城镇西南部,距离开封15公里,南接尉氏县,东临祥符区范村乡、万隆乡和大李庄乡,北接仙人庄,西临西姜寨。整个镇域界于北纬3431′至3441′、东经11412′至11420′之间,南北宽约14公里,东西长约11公里,镇域总面积92.15平方公里。截至2013年,朱仙镇下辖21个行政村,51个自然村,总人口约5.3万,其中镇区人口2.1万,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0.1%,有汉族、回族等7个民族。朱仙镇盛产小麦、玉米、花生、西瓜,其中畜牧业发达,是豫东地区牛羊肉深加工和水产鱼苗繁育基地,2008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8亿元,工业总产值2.526亿元,与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同为全国“四大名镇”。朱仙镇自唐宋以来,一直是水陆交通要道和商埠之地。到明末,朱仙镇已名列全国四大名镇之一。其木版年画在全国享有盛名,是我国木版年画的发源地。朱仙镇还存有一座大清真寺,寺里尚保留一座清嘉靖十年的阿拉伯文碑,记载当时朱仙镇穆斯林朝拜真主的盛况,是河南省保存最完整的阿文碑。12.延庆观(原名重阳观):为纪念王重阳在此传教并逝世而建,曾经广袤七里,现仅存玉皇阁,是典型的蒙汉文化相结合的建筑,通高18.25米,分三层。位置,开封市鼓楼区包公湖南路。门票10元。电话3931800。
几次大洪水冲没了,加上解放后又拆,开封从一个古都彻底成了新兴城市了,文物不少,古村古镇一个没有,最出名的朱仙镇和清明上河园,其实也就是前几年刚修的,属于收费仿古建筑大公园。
“开封府”为北宋时期天下首府,威名驰誉天下,包龙图扶正祛邪、刚直不阿、美名传于古今。位于开封包公湖东湖北岸,气势恢弘,巍峨壮观,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互呼应,同碧波荡漾的三池湖水相映衬,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在开封府,除了能够看到大批珍贵史料,轶事和陈展外,还能够看到“开衙仪式”、“包公断案”、“演武场迎宾表演”、等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真切地体会到“游开封府,品味大宋文化;拜包龙图,领略人间正气”。
清明上河园是按照1:1的比例把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堪称中华民族艺术之瑰宝的《清明上河图》复原再现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主要建有城门楼、虹桥、汴河、食街、酒楼、茶肆、当铺等。集中展现民间游艺、杂耍、盘鼓、斗鸡等京都风情。整个景区内芳草如茵,古音萦绕,钟鼓阵阵,形成一派“丝柳欲拂面,鳞波映银帆,酒旗随风展,车轿绵如链”的栩栩如生的古风神韵。
位于开封市西北部杨家湖北岸,占地2.6公顷。杨家一门忠烈,曾大战金沙滩,力保大宋江山,是北宋的柱石之臣,可惜终被奸人所害。流传于民间的“四郎探母”、“十二寡妇征西”等故事都和杨家将有关。
天波杨府建筑井然有序,由东、西、中三个院落组成。中院是杨府官邸部分,有大门、照壁、钟楼、过厅、天波楼、配殿、后殿,殿内有歌颂杨家将忠心报国的大型群雕和祭祀杨家将的孝严祠;西院是杨家花园,内有亭、台、楼、榭、廊、山水、曲桥,一派江南园林风光;东院是校场,是骑马射箭、校兵练武的场所。
宋都御街位于开封市中山路北段,是为再现宋代御街风貌,于1988年建成的一条仿宋商业街。南起新街口,北至五朝门,全长400多米。两侧角楼对称而立,楼阁殿铺鳞次栉比,其匾额、楹联、幌子、字号均取自宋史记载,古色古香。50余家店铺各具特色,经营开封特产、传统商品、古玩字画。售货员身着仿宋古装,殷勤地招待八方来客。
大相国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是国家AAAA旅游景点。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该寺历史悠久,是我国汉传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北宋时期,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扩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水浒传》描写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就发生在其所辖之地。
龙亭,位于开封城内南北交通中枢干线中山路北端。龙亭是开封最大的风景区,其中水面过半。龙亭一带早在一千多年前曾是唐朝宣武军节度使衙署的所在地,后梁时改建为皇宫,名建昌宫。后晋、后汉、后周定都开封时仍以此地为宫室,改名为大宁宫。北宋时在此建大内皇宫,使之进入了历史极盛时期。后因黄水泛滥,渐成废墟的煤山上建了一座"万寿宫",内设皇帝牌位,文武官员定期到此朝贺遥拜,后改称"龙亭"。公园三面环水,风景秀丽,既有北方宫殿浑厚之气魄,又兼南国园林秀丽之娇美,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使龙亭闻名遐迩。
开封铁塔是中原文化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如擎天玉柱耸立在开封城东北隅,它以精湛绝妙的建筑艺术和宏伟秀丽的身姿而驰名中外。铁塔又名“开宝寺塔”,坐落在开封铁塔公园内,因塔身全部以褐色琉璃瓦镶嵌,远看酷似铁色,故称为“铁塔”。塔身遍砌花纹砖,上有飞天、麒麟、菩萨、乐伎、狮子等花纹图案50余种,造型优美,神态生动,堪称宋代砖雕艺术杰作。
禹王台最早叫吹台,相传春秋时代晋国著名盲人大音乐家师旷曾在此吹奏乐曲得名。现今禹王台公园内的主要景点有:纪念师旷的古吹台;康熙亲书“功存河洛”牌匾的御书楼和乾隆御碑亭;为纪念李白、杜甫、高适三位大诗人登吹台吟诗作画而建的“三贤祠”;纪念大禹治水的禹王殿等。